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18、重人當勝於重己(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文

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有處逆境之時;今日我以盛氣淩人,預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氣淩我之身,或淩我之子孫。常以“恕”字自惕,常留餘地處人,則荊棘少矣。

——曾國藩《家書》

白話

我如果想要每一步都站得安穩,必須懂得也要讓他人站得安穩,這是安身立命。我如果想要處處都能走得通暢,必須懂得也要讓他人也能行得通暢,這是達權知變。當今我身處順境,要預料到他日也會有身處逆境的時候;當今我憑借盛氣淩人,要預料到他日別人也會以盛氣欺淩到我的身上,或者欺淩我的子孫。時常以“寬恕”這樣的字詞來警惕自勉,為人處世時常留有餘地,遭受的磨難坎坷就會減少啊。

家訓史話

管仲小時候常常跟鮑叔牙一塊遊玩,鮑叔知道管仲有才能。管仲家裏窮,常常欺瞞鮑叔,鮑叔始終待管仲很好,不因此而產生齟齬。後來鮑叔投靠了齊公子小白,管仲投靠了公子糾。等到小白成了國君桓公,公子糾被殺死,管仲成了階下囚。鮑叔便推薦管仲給桓公。桓公任用了管仲,讓他當宰相。在他的幫助下,齊桓公成為霸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管仲深深地感激鮑叔說:“我家裏貧窮時,曾與鮑叔一同做買賣,分錢財利潤時常多給自己分,鮑叔不因此而說我貪,知道我家窮。我曾與鮑叔一起經商,卻因此而更加窮困,鮑叔不認為我愚笨,推說天時有有利與不利之分。我曾經三次做官又三次被人驅逐,鮑叔不認為我不好,知道我不遇時。我曾在三次戰鬥中,三次逃走,鮑叔不認為我膽小怯懦,知道我顧念老母親。公子糾奪位失敗後,戰死,我卻甘受幽囚的侮辱而偷生,鮑叔不認為我無廉恥之心,知道我不因小節而感到羞愧,卻以不能建功立業名揚天下為恥辱。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子啊!”

天下之人不因管仲有才能而更多的讚美他,卻因鮑叔能夠知人而大加頌揚。

古訓今鑒

做人不可恃一己之長而傲人待物,不能因為自己有某一方麵的優點,就忽視隨之而來的另一方麵的不足。更不能以己之長度他人之短。康熙在這篇庭訓格言中指出: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每個人都應看到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隻有設身處地想想別人的艱難之處,才能由衷地產生仁愛之心,正視別人的優點,因而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