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33、人無信,則不立(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文

古者禹湯本義務信而天下大治,桀紂棄義背信而天下大亂。故為人上者,必將慎禮義、務忠信然後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

——荀子《荀子·強國》)

白話

古代聖王禹、湯,循義講信而天下大治;暴君桀、紂,棄義背信而天下大亂。所以,作為國君一定要慎禮義、講忠信,然後才能治國。這是“君人者之大本也”。由此證明誠信是治國之本。

家訓史話

曹操攻下下邳城後,提過擒獲的一幹兵將。呂布雖長得高大,卻被繩索捆成了一團。他急得叫喊:“綁得太緊了,鬆一點吧!”曹操說:“綁虎不能不綁緊點。”呂布見到昔日部將侯成、魏續、宋憲都站在旁邊,便對他們說:“我平日對待你們不薄,你們怎麼忍心背叛我?”宋憲回答說:“隻聽妻子和愛妾的話,卻不聽將士的意見,怎能說不薄?”呂布啞口無言。等曹操送陳宮下樓時,呂布哀求劉備說:你現在是座上客,我是階下囚,為什麼不說句好話,將我從寬發落?”劉備點點頭。曹操上樓後,呂布急喊說:“曹公擔心的,不就是呂布我嗎?我現在服了,你當大將,我當副將,天下不難定。”曹操回頭問劉備說:“怎麼辦?”劉備說:“你沒看到丁建陽、董卓的例子嗎?”呂布盯著劉備罵道:“這小子最不講信譽!”曹操命令吊死呂布,呂布仍回頭罵說:“大耳賊,不記得轅門射戟我救你嗎。”原來,呂布先前為丁建陽的義子,受丁建陽大恩,一同討伐董卓。後來被董卓用金銀珠寶和赤兔馬收買,於陣前殺了丁建陽,投了董卓,又被其收為義子。王允用美人貂嬋為計又使呂布反戈一擊,殺了董卓,故而劉備說丁建陽、董卓之事,無疑使曹操下了殺呂布的決心,後人有詩論玄德說:傷人餓虎縛休寬,董卓丁原血未幹。玄德既知能啖父,爭如留取曹阿瞞?

古訓今鑒

《論語·子張篇十九》說: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

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意思是說:我如果是大賢人,則什麼人我都能與他相交並影響他。

我如果不賢,別人就會自動遠離我,又說什麼我不與他交往的話。

如果我們把這層意思與袁氏這段話勾通起來,則是:如果我在接人待物上能夠堅持忠誠、有信、厚道、恭敬,那麼別人在待我上也會如此對我,即使不能如此,我也受之泰然,無怨無悔,他終究會被我影響過來。如果我自己也達不到此種要求,別人自不會如此對我,我又有何話說。

《三國演義》中似乎嫌玄德落井下石過早,不如留下呂布爾日後殺曹操,而無一絲責怪劉備忘卻呂布恩情的意思。除去作者的擁劉為正統思想作怪外,呂布確是出爾反爾、不忠不信、無篤無敬之徒。不得人心,卻是正經原因。“人無信,則不立”,誠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