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35、立身要高一步,處世須退一步(1 / 1)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文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裏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洪應明《菜根譚》

白話

人如果善於忍耐,並且逐漸習以為常,即使別人對他施以非禮到不可忍耐的地步,他也能處之泰然,和往常一樣。人如果不善於忍耐,也逐漸習以為常,即使別人對他有一點兒小小的怨恨與非禮,根本不值得去計較,也總是竭盡全力去打官司,不到取勝決不罷休,但他不知道自己失去的東西遠遠要比得到的東西多。人如果有明確的見解和主張,不為外界事物所幹擾,那麼他的身心就會得到極大的安寧。

家訓史話

三國時期,諸葛孔明為了達到連吳抗曹的目的,用的就是智激周瑜之計,因為他已摸準了周瑜的脾性。孔明在遊說東吳抗曹時說:“我有一計,並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亦不須親自渡江;隻須遣一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操一得此兩人,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周瑜問:“用何二人,可退操兵?”

孔明故意繞彎子說:“江東去此兩人,如大木飄一葉,太倉減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

瑜又問:“果用何二人?”

諸葛亮這才說:“我隱居隆中時,聞曹操新修造銅雀台,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充其中。操本是一個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發誓曰:‘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將軍何不去尋喬公,以千金買此二女送與曹操。操得二女,稱心滿意,必班師矣。此範蠡獻西施之計,何不速為之?”

瑜曰:“曹欲得二喬,有何驗證?”曹操便給周瑜朗誦了《銅雀台賦》,其中確有“二喬”的名字,但絕對沒有非得二喬之意,泛指美女罷了。但周瑜氣得當時就破口大罵曹操為老賊,即刻下定決心殲滅曹賊,雖刀斧加頭,亦不易其誌。

古訓今鑒

能否忍耐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氣魄與度量。諸葛亮和周瑜相比,在某些方麵簡直不相上下,而諸葛孔明為何能將周瑜氣死,這其中就顯示了一個氣量的問題。周瑜氣量太小,睚眥必報,而諸葛孔明卻寬宏大量,料事如神,目光長遠。諸葛孔明隻是使了一個計,其實他何嚐不知大喬乃孫權之妻,二喬乃周瑜之妻,而周瑜實在也太無度量了,以至於不用自己的頭腦好好想想,事實是否真如孔明所說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