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52、處世應方圓得當(1 / 1)

原文

人要方得園得,而方圓中卻又有時宜。在《易》論圓神方知,益以易貢二字,易妙,變易以貢,是為方圓之時。棱角峭厲非方也,和光同塵非圓也,而固執不通非易也,要認得明白。

——姚舜牧《藥言》

白話

為人處世既要能圓通又要能端方,而端方和圓通又要把握好時機。《易經·係辭傳》論述圓轉神秘,固定含蓄時,加上“易貢”二字,最為準確,根據不同的情況變化以昭告吉凶,這就意味著圓通和端方要因時製宜。一味偏激苟且並不是端方,一味隨波逐流並不是圓通,一味固執己見並不是靈活多變,要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家訓史話

戰國時期,思想家列禦寇,人們尊稱他為列子。

列子家庭貧困,有一次家中缺糧,已經有好些天沒吃過一頓飽飯了。靠著他的妻子挖野菜充饑,夫妻二人餓得麵黃肌瘦。列子挨餓的事被鄭國宰相子陽的一個門客知道了。這個門客對鄭相子陽說:“列禦寇是個有道術的賢人,居住在相國您執政的鄭國都城裏,卻窮困不得誌,餓得麵黃肌瘦,相國您就要落個不重視賢才的名聲了!”

當時的社會風氣,各國的掌權人都千方百計爭取籠絡有才能的人士。鄭相子陽也不甘落後,他聽到門客說了列子挨餓的事,雖然並不了解列子的為人如何,也要博取一個重視賢才的美名。於是,鄭相子陽就派官吏給列子家送去一車糧食。

列子聽到有車馬的聲音,出來一看是位官吏帶著一車糧食停在門口。列子問明官吏的來意,就拜了兩拜,謝絕鄭相子陽贈送的糧食。官吏隻好把糧車帶回去,向鄭相子陽報告。

官吏走後,列子回到屋裏。他的妻子捶胸頓足地埋怨他說:“我聽說當了有道術人的妻子,都過得安逸快樂。現在您餓得麵黃肌瘦,相國關心您,贈送給您糧食。您卻謝絕相國的好意,不接受糧食,難道不是命裏注定要受窮挨餓嗎?”

列子笑了笑,對妻子說:“鄭相並不了解我。因為聽了別人的話而贈送給我糧食,到他怪罪我的時候,也會因為聽信別人的話而整治我。這就是我不接他饋贈的原因啊!”

妻子並不理解列子的意圖,又嘮嘮叨叨地說:“看你的窮命樣,從來也沒有發達過。人想巴結相國還巴結不上呢,你卻把相國的一番好意拒絕了!”

列子說:“接受人家的饋贈,當人家有難時,你不以死報效,是不義的人:如以死報效他,是為無道義的人而死,這難道是講道義嗎!”

後來,人民果然起來造反,殺死了鄭相子陽,列子因為沒有受鄭相子陽的收買,免掉了一場殺身之禍。

古訓今鑒

古人言中庸之道:中者,正也,即為不偏不倚。無論做人處世,都以此為標準。所以,我們今天仍要繼承這一傳統。因為中庸之道,圓而不滑,不管何時何處,為人處世都要遵守一定的操守,卻不能過於方正而不為人所容,更多的時候,身處爭議之中,不得罪任何一方乃是聰明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