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5回 閱案卷劉墉生疑忌(1 / 2)

且說劉大人,自從在熱河蒙皇上龍恩,封為禮部侍郎,外加太子少保、上書房經筵講官、四庫館總裁三銜。因為總河來奏:“自淮至壩,一路水淺,糧船不能行走。”老佛爺聞奏,龍心甚憂。糧乃要務,上養八旗,下養軍民,船不能到,如何是好?乾隆爺就想到劉公身上。立刻召見,旨意命劉公馳驛,自熱河起身,至通州一帶,到淮,巡察河路。忠良領命,帶領陳大勇、王明、朱文跟隨,出大宮門,就有承德府預備驛馬。長隨張祿扶持大人上馬,起驛而行。越過廣仁嶺,徑奔京都一路而來。大人嚴查手下。

這日,來到滄州,早有知州在十裏接官亭伺候接大人。劉公知這知縣乃是青縣知縣,代署州印,姓錢,名叫錢碧喜。因為做官胡塗,貪贓,百姓給他送了一個外號,叫“錢串子”。乃浙江錢塘人氏,捐納出身,滄州署印兩個月。

閑言少敘。見劉大人馬到接官亭,但見一員官,纓帽上戴著金頂,七品補服,搶行跪在亭下,雙手高擎稟呈,說:”知縣答應,站起退閃一旁,讓過劉大人,這才上馬跟在後麵。

早有轉牌傳到,說大人滄州歇馬,辦流星差的長隨預備公館,燒燎白煮,滿漢席麵,派茶房伺候。公館門外,紮搭轅門,門上掛彩,左右黑鞭子牆上懸掛,門框上貼上紅紙對聯,一聯寫:“位列禮樂國公體”;下聯寫:“官居經講聖賢心”。門洞內懸一燈籠,上寫“一人之下”。門前插一紅旗,上寫“欽命”二宇。裏麵鋪墊陳設,不用細表。

且說劉大人人馬進了滄州城門,剛往前走,隻聽後麵吵嚷。忽見一匹帶鞍的馬,忽喇喇跑過去了。大人一見,忙著王明後麵去問,原來知縣是雙近視眼,見大人過去,他跟隨在後,馬上慢慢來走,又把眼鏡戴上,他鬧了個磨房的驢--有了眼蒙咧!偏偏的馬打了個前失,表過南方人不善乘馬,襠裏沒勁,隻聽咕咚一聲,掉下來了,跌得個帽子滾在馬腿之下,故此那馬也驚了。他的衙役將他扶起,他還說:“跌死哉!跌死哉!跌了吾的嘎拾啊了!”衙役們一見,不敢怠慢,又給他戴上帽子,又給他匹馬,他擺手說:“吾不騎那個東西了,吾步下走罷!”言畢,跟在大人之後,邁步而行。王明將此事回明了大人,不必再表。

且不說知縣的話,再表軍民看大人。見忠良,紅頂子緯帽頭上戴,纓子發白帽胎不新。紅青紗褂穿身上,舊藍紗袍年代陳。腰中並無荷包佩,大長的,白布手巾掖在身。老樣皂靴螺絲轉,白底好不值二百文。騎在馬上腔著個背,偌大羅鍋背在身。軍民一見抿嘴笑,模樣馬上施世綸!那知大人天生就,另有宗貴處難雲。不說百姓都暗笑,再表清官劉大人。忠良來到橫街口,瞧見公館那轅門,門前掛彩貼紅對,黑鞭四把在左右分。又見那,門柱之上一聯對,上麵言詞寫的真,上聯寫:“位在禮樂國公體”;下聯寫:“官居經講聖賢心”。劉大人看罷心不悅,腹內說:“全是阿附有權的臣!那知劉某更不喜,越是耿直稱我心。”想罷馬上開言道:“本堂不在此處存,快些與我尋小廟,供應不用送上門。”“總州長隨聞此話,不敢挨遲忙轉身。立刻找著三聖廟,回來打千稱”大人”。忠良聞聽催馬走,三家好漢和長隨都在後跟。霎時來到廟門外,大人下馬往裏行。

劉大人下馬,內廝等下坐騎,將牲口拴在廟外。忠良進廟,則見一層大殿,當中供著三聖之像,兩邊塑著小鬼、判官。有兩間廂房,是客座,又有倒座門房兩間,老道居住,一間小廚房。又見老道跪接。劉大人帶笑說道:“請起來。”老道起來就走,預備茶水。王明把被套送進,放在廟內;又將牲口拉進廟後喂上,不表。

且說老道將臉水送進,複又獻茶。大人淨麵吃茶已畢,這天有平西了。表過大人不要供應,辦差的也不來伺候,派四名衙役聽差。大人吩咐朱文買麵打餅,叫預備黃瓜片兒拌粉,多多著蒜,就是一樣兒就是了。朱文照樣辦理,著衙役去買。本廟知道,又孝敬那醬黃瓜一盤,酒一壺。大人舍了二百文錢。登時齊備。大人用畢,撤去家夥碗盞,看茶漱口。下人們齊都吃完,下房歇坐。大人眼望張祿,說:“你去把此處州官叫進來。”內廝答應,轉身去到班房,眼望署印的知州,說:“我們大人傳太爺呢。”劉大人的內廝再不高傲,故此是素日劉大人不叫他們倚仗官威,小看屬下。就是典史,也是不敢狂妄。這要是別者的欽差出家,就是四外的遇上手下之人,就好如狼似虎,誰不怕呢?且說州官聞聽,用手將緯帽正了正,跟著長隨往裏麵來,進門行庭參之禮。禮罷,旁邊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