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511章 本想帶進墳墓的故事!(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何秀城扣著扳機的食指,在慢慢用力,猙獰的臉上浮上了殘忍的笑意。

“我為什麼沒臉去見她?”

銀姑好像沒看到何秀城馬上就要開槍那樣,微微眯著雙眸,好像在回憶著什麼:“因為我們之間有這種該遭雷劈的關係,這本身就是她一手安排的。”

“什麼!?”

銀姑最後一句話,就像霹靂似的,一下子讓何秀城變傻:“都是她、她安排的?”

“給你講個故事吧,這個故事在我心中壓了好多年,我以為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說出來,會笑著帶進墳墓中去,沒想到還是要說出來了。”

銀姑低低的歎了口氣,語氣中滿是哀怨:“你聽麼?”

何秀城慢慢坐了下來,槍口卻始終對著她,隻是扣著扳機的手稍稍鬆懈了一點。

是人就有好奇心,不管男女。

尤其這個故事,還包含著太多的秘密,比方何秀城的母親,為什麼要安排親妹妹,來用聲色拉攏她兒子?

“很多年前,精通變臉神技的蜀中燕家,還是一方豪門,曆經數朝而不敗,因為蒙古人終於打開了襄陽城占領中原的時侯,當家人以為燕家即將迎來家族最為輝煌的時代,成為全天下數得著的大門豪族。”

銀姑的聲音很輕,好像在夢囈,卻又很清楚:“當家人有這個信心,那是因為他們是安歸教的重要組成成員之一,而蒙古人又是以顛覆中原、光複樓蘭為己任的安歸王……蒙古人能夠攻克數年都堅如磐石的襄陽城,與燕家有著決定性的關係。”

當年襄陽城在呂文煥的堅守下,愣是以一座孤城把蒙古鐵器拖在襄陽城下長達六年之久,極大破壞了蒙古人南下牧馬一統中原的大計。

擅於野外作戰的蒙古人,在攻打堅如磐石的襄陽城時是傷亡慘重。

那時候的襄陽城,孤城一座,每次糧草、兵員的補充,都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就是在這種環境下,一心想掙開安歸教的蒙古人,終於被迫動用了教內的力量。

蜀中燕家一個叫燕秉文的人,帶著燕家當家人的囑托,隨其他救援部隊一起,經過一場生死血戰後,終於進了襄陽城。

燕秉文,就是蒙古人安排在襄陽城中的內應。

作戰勇敢的燕秉文,很快就獲得了呂文煥的重用,讓他去負責堅守北門。

燕秉文去守門,結果如何就算用腳丫子都能想得出--總之,讓蒙古人束手無策的襄陽城,在被圍困六年後,終於城破,呂文煥降敵,對外聲稱是彈盡糧絕,人員死光,不得不那樣做。

燕家卻知道,這一切都是借口,城破的真正原因,還是因為燕家。

襄陽城破,南宋屏障消失,蒙古鐵騎再也沒有了阻攔,洪水般的擁入花花世界中原,然後就是讓每一個漢人都心痛的崖山之戰。

崖山之戰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從而成為華夏曆史的轉折點:漢民族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曾經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科舉與世族相結合的官僚製度、開始受限的皇權、先進的政治製度等等都中斷了。

文明落後的蒙古人統治的元朝後,開始實行封閉、保守、輕工商業和更加集權的製度,並正式以程朱理學為科舉的主要內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而之後推倒蒙元建立的明朝又走向保守封閉的道路。

不少外國的史學家,都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結束。

宋是中國曆史的轉折點,宋的滅亡也因此被後世稱為: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南宋滅亡的時候,深受漢宋文化影響,受惠於大漢文明的日、本國民,用‘舉國茹素’來哀悼大宋的滅亡,也正是在日、本列島上,正宗的漢文化和華夏風骨,卻部分地得到了保存。

崖山之戰對漢人、漢文化的極大影響,讓燕家不敢在外顯擺他們在襄陽之戰的汗馬功勞,與其他幫著蒙古人滅宋的安歸教教眾一起,隻想悶聲發大財。

很可惜的是,蒙古人見識到了安歸教力量的強大,正如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所說的那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為安歸教實力強大而震驚,擔心會遭反噬的蒙古人,在坐穩天下後,很快就發動了清洗安歸教的計劃。

本以為會與蒙古人一起,坐擁萬裏河山的安歸教,一下子悲摧了,其中就包括在襄陽之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燕家。

“那是一個紅月當空的晚上,七月十五,相傳是鬼門關打開的日子,夜間彌漫著淡淡的白霧,讓月亮看起來更加的詭異,駭人。”

銀姑說到這兒後,站起身走向了冰箱。

她走路的樣子很好看,腰肢軟的就像被風吹的楊柳那樣,每一步,都帶著說不出的風輕。

何秀城眼神一呆,隨即趕緊挪開了目光,但很快,眼角餘光再次鎖定了那個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