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709章 他終於肯來了麼?(1 / 2)

槍打出頭鳥,這句話在華夏很有市場的。

相傳在二戰時期,鬼子入侵華夏大陸,幾十個持槍的鬼子,就能殘殺兩三千戰敗的俘虜--這可不是什麼瞎話,而是有曆史記載的。

幾十個鬼子,兩三千個俘虜之間的比例,是讓人心痛的一百比一,也就是說那些俘虜要是敢奮起反抗,一百個俘虜幹掉一個鬼子的話,雙方就能同歸於盡。

但結果卻是鬼子毫發無傷,所有戰俘都被殘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那就是因為戰俘們深諳一個道理,槍打出頭鳥:最先站出來反抗的人,肯定會是個死。

所以呢,誰也不願意最先站出來反抗,隻是盼著有人挺身而出,所以隻能任由鬼子逐個殘殺所有戰俘,這是人性自私的悲哀,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或許,到任何時候,人們都是這種心態的。

最起碼,沈銀冰肯定人們有這種心態,畢竟當前生活環境相比起二戰時期時,要好了不知多少倍,華夏已經迎來她的盛世,人們安居樂業,根本不可能因為看不慣某些事,就冒著生命危險站出來製止什麼。

尤其是,這個危險根本不跟自己有關的。

就因為很清楚這些,所以沈銀冰才不會擔心她要做的事,在引起公憤後無法收拾,隻要先打掉出頭鳥,哪怕這個人是彭雲木,那些從小在蜜罐成長起來的人們,誰又敢再站出來鬧事了?

所以在第一聲槍響,記者小年輕左腿中彈慘叫著摔倒在主持台上後,沈銀冰就以為事情已經結束了。

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出頭鳥被打倒後,不但沒有鎮住那些平時自私自利、為了點芝麻小事就斤斤計較,越來越冷漠的人們,反而徹底引發了他們對抗殘暴的血性,前仆後繼的撲過來,帶動了本來很害怕的那批人,竟然主動反抗持槍手下們了。

怎麼會這樣?

沈銀冰被韓家俊等人牢牢護在身後,望著眼前亂糟糟的一幕,眼神很是茫然。

沈銀冰不知道,上世紀二戰時期,華夏之所以出現那種幾十個鬼子就能解決兩三千戰俘的慘事,最大的原因就是那時候的戰俘們,沒有身為華夏人的驕傲……

一句話,就是他們對國家、對民族的未來,根本沒有任何的信心。

曾經在曆史上最為強大的漢民族,在曆經鴉片戰爭、軍閥各地為戰等磨難後,人們對華夏民族的未來,已經失望了。

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一群沒有希望的人,又怎麼可能會在死神麵前,勇敢的挺起她的胸膛,來反抗邪惡呢?

那是一段恥辱,同時也是漢民族最低穀的觸底,戰俘們的鮮血,不散冤魂的慘嚎聲,終於喚醒了這隻沉睡中的雄獅。

當這隻睡獅驚醒時,整個世界都將為之顫抖!

這是法蘭西皇帝拿破侖說過的一句話。

睡獅驚醒,漢民族開始複興,太多的男兒站出來,拋頭顱,灑熱血,終於鑄就了當今的華夏盛世,昂首闊步邁向讓世界為之側目的高峰。

當代華夏國民,或許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什麼小農思想了,人性墮落了等等,但與上世紀的二戰時期的國民相比起來,經過血與火的淬煉後,人們骨子裏卻早就重鑄了華夏民族最該有的血性。

最有力的證明就是,在南方大洪水,大地震時,正是那群被某些專家譏諷為‘垮掉的一代’,用悍不畏死的精神,用血肉之軀造就的鐵血長城,讓那些專家,讓整個世界都明白了什麼叫龍的傳人。

華夏,已經不再是上世紀二戰時期的華夏。

國民,更不是那時候對整個民族都充滿失望的國民。

當下是華夏盛世,是當人性尊嚴受到最低限的挑戰,就總會有男兒挺身而出的年代!

沈銀冰,猜到了故事的開始,卻沒有猜到故事的結局。

眼看現場情況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她,跟她身邊這上百爪牙,就要被淹沒在憤怒的海洋中時,她修羅本質的魔性,終於無法控製的爆發了出來,猛地推開擋在麵前的韓家俊,從他手中搶過微衝,對著紛紛撲上來的人們,尖聲大叫道:“一起死了吧!”

當前華夏國民對自己的民族,有著更加美好的期待,為了正在複興的民族,他們骨子裏的血性,促使他們悍不畏死,所以才沒有屈服於沈銀冰的淫威下,才會奮起反抗。

但,這跟沈銀冰有什麼關係呢?

她現在都不知道,她還是不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她在這個世界上上,已經沒有了任何親人,她對這個世界,已經徹底的失望。

她活著--她都不知道自己是為什麼活著!

一個失去了所有親人,沒有了愛情,本身又是一個不同於正常人的異類,能不對這個世界失望?

或許,跟現場數百上千人,一起同歸於盡,才是她最好的歸宿吧?

血海,才是她遁去的唯一途徑。

沈銀冰魔性大發,已經瘋狂,搶過韓家俊手中的微衝,對準人群就要扣下扳機。

隻要一陣狂掃--肯定會有人死,肯定會更加引起人們的拚死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