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6 帶隊指揮官(2 / 2)

帶隊警官的素質主要體現在這三方麵:一是基本功,如正步、指揮刀操刀法;二是跟方隊的合成,看入列後能不能合成一體,這也是極為關鍵的一點;三是看能不能指揮方隊,組織指揮也很重要。

訓練中,王建華除了與戰士們一起訓練基本的隊列動作外,他還要利用休息時間專門練習抽刀、立刀、舉刀、分刀、收刀五把刀。這些動作要在原地完成難度不大,但要在行進中完成,就有難度了。要成千上萬次的練習、磨合。為了把動作做的瀟灑威武,王建華每天要練習上千次。左手經常被磨出一串串的血泡,右手還會被刀劃了一道又一道的口子。刀把上經常沾著血斑,有時候胳膊腫的連襯衣都穿不進去。

這時,1.5公斤重的指揮刀會重若千斤。

苦,是苦了一些。但是王建華卻深深地明白自己手中這把刀的非凡意義。

他知道,自己手中的這把刀既不是魯班修屋的工具,也不是秦瓊打仗的武器,更不是眼下年輕人的時尚裝飾,它代表著一個我們民族的威嚴和形象,也承載著國家的厚望的重托!

因此,他必須克服一切困難,做到力撥千斤,揮刀自如!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個月後,王建華終於上方隊了。

上方隊那天,王建華清楚的記得,戰士們看他的眼神都和平時不一樣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一個班長竟然往他的碗裏夾了一塊肉。

毋庸置疑,王建華從此就和戰士們打成了一片。戰士們遇到什麼難題都喜歡對他講,他的指導員當得是有聲有色。

王建華在國旗護衛隊當了三年的指導員。

這三年,他和隊長王金耀一起摸索出了一整套帶護衛隊的路子。

期間,也是國旗護衛隊建設發展的一個較好時期。

1996年,中隊被北京市評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1997年因完成香港慶祝活動和升降旗任務榮立集體二等功,1997中隊又被武警總部授予“基層建設標兵中隊”,1999中隊黨支部被總政治處評為“全軍先進黨支部”。

每當說起這些榮譽,王建華都會淡淡的一笑,用他一貫特有的含蓄語言說:“成績是大家的,我隻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一份工作。”

如果再問起他帶護衛隊的經驗,他會更加簡練的回答:“身體力行。”

話語雖然簡潔,但王建華卻一語道出了在國旗護衛隊當一名稱職幹部的“四字真經”。在後來的許多年裏,直至今日,國旗護衛隊的警官們無不以自己的親身實踐來踐行著這一“四字真經”。

現任國旗護衛隊排長的彭凱玩笑說:“現在在國旗護衛隊,來和他搶這把指揮刀的人很多,走進國旗護衛隊的每一個幹部,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之後,都可以充滿自信的拿起指揮刀。”

27歲的彭凱來自江西興國。

這個來自將軍之鄉的年輕排長又說:“當一個幹部真正練成功成為國旗護衛隊的一名帶隊警官後,隻要往隊伍前麵一站,心中的那股集體榮譽就會油然而生。”

這大概也是王建華當年第一次拿著指揮刀站在升旗方隊前麵,所同樣聯想到的吧。

§§第四章 威武與文明鑄就的素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