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十二回 定天罡盡驅善類 拷文言陷害諸賢(2 / 3)

忠賢又與李永貞商議道:"連日事卻做得十分妥當,隻是楊漣這廝情理難容,必要殺了他,方泄我恨。"永貞道:"要害他何難,隻須再差人把汪文言拿來拷問,叫他扳他們出來,輕則撫按提問,重則扭解來京。斷送他的性命,易如反掌。"忠賢也不題本,竟自給出駕帖,差錦衣衛官拿解來京,分付道:"汪文言是要緊的人犯,要拿活的,若死了,著你們抵償。"官校們領命,星夜前去。忠賢逆料楊、左諸人不能脫出他的手,隻恐韓相公作梗,又與崔呈秀等計較,翻出梃擊、紅丸、移宮三案內原有嶽元聲與王之(宀采)爭張差之事,本上批道:"王之(宀采)貪功冒進,上誣皇祖,並負皇考,陷朕不孝,又致斃內外無辜多命,身列顯官,於心何忍?本當著法司審擬,姑從寬革職。"

過了月餘。,官校已將汪文言拿到,下了錦衣衛獄,又怕韓相公申救,又翻出紅丸一案,著文書房傳旨道:"劉一憬專權為禍,韓(火廣)護庇元凶,孫慎行借題紅丸,悅黨陷正,張問達、周家謨改抹聖旨,朋比為奸,俱著削籍。"行時內閣顧秉文、朱延禧、朱國楨、魏廣微具揭申救,忠賢一概按住不下。一時顧顧命臣盡皆去位。詩以歎之曰:

岩岩底柱障狂瀾,報主心灰一寸丹。

唐室已尊李輔國,鄴侯從此臥南山。

韓相公既去,忠賢愈無忌憚,於是分付錦衣衛嚴刑勘問。是時掌衛事的仍是田爾耕,掌北鎮撫司的是許顯純,原是鑽刺忠賢方得掌印,又看了前官劉僑的樣子,怎敢不用心勘問?故審時,先把汪文言打了個下馬威,然後三拷六問,要他扳出楊、左諸人的贓款來。汪文言抵死不肯招認。許顯純隻得約了田爾耕同見魏忠賢,討他的示下。參見畢,忠賢便問道:"汪文言的事怎麼樣了?"許顯純道:"他不肯招認,特來見爺求示下。"忠賢道:"你也與劉僑一樣!這也不消要他招,你隻照原參的本上題,咱便去拿他們來。到時也不必留汪文言對理,先擺布死了他,不怕楊漣等不認。你若不肯依咱辦,咱自有人來問。"把個許顯純嚇得麵如土色,忙跪下叩頭請罪,道:"回去定從重問。"田爾耕在旁道:"許指揮也是極會幹事的。"許顯純辭了出來。

次日,就差了崔應元、孫雲鶴、楊寰等三人來同審。許顯純怕來奪他的職掌,隻把個汪文言亂打亂敲,拶了又夾,夾了又敲,打得個汪文言死而複蘇者再。許顯純在上麵一片聲叫畫供,汪文言也不知招個甚麼,他便竟題個問過的本道:

汪文言以防犯逃入京師,投托黃正賓薦入王安門下,光宗上賓,潛同科臣惠世揚至值房倡造移宮。楊漣首先建議,左光鬥、魏大中從而附和,廣結朝官。左光鬥、楊漣、魏大中、袁化中、毛士龍、繆昌期等交通賄賂霍維華改遷,吏部得伊銀二千兩、金壺二執。李若星推升甘肅巡撫,得伊銀五千五百兩。鄧美推升蘇州巡撫,得伊銀二千兩,代送趙南星。又楊鎬、熊廷弼失守封疆,楊漣、左光鬥各得銀二萬兩,周朝瑞得銀一萬兩,為伊請托。通政司參議黃龍光得楊鎬、熊廷弼銀二萬兩,為請廷刑。郎中顧大章亦得銀四萬兩,為改入矜疑。魏大中得銀二千兩,袁化中亦乘機得銀二千兩。李三才營謀起用袁化中、毛士龍,得分銀八千兩,皆汪文言過付。又有諭德繆昌期、副使錢士晉、施天德、王之き、徐良彥、能明遇都做結交人員。穿插在本內題上。

這本一上,忠賢便矯旨道:"楊鎬、熊廷弼既失守封疆,又公行賄賂,以希幸免,楊漣、左光鬥、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從中市利,護庇大奸。俱著官校扭解來京嚴審。具奏。趙南星等著該撫按審追。"時人有詩歎之曰:

無端釀出縉紳災,大獄頻興實可哀。

任爾冰清同玉潔,也須牽入網羅來。

旨下,魏忠賢即著官校分頭提拿各犯。那些官校都在田爾耕處謀差,用了錢,出來好生無狀,見有司便上坐,過驛站,揀馬匹、要折夫、索常例,一路上淩虐官府,打罵驛丞騷擾。早有一起來至湖廣應山縣。此時楊副都削籍在家,杜門不出。一日家人來說道:"聞得處麵傳說有錦衣衛官校來縣裏,不知為何?"楊公道:"這無別事,必是來拿我的。"一麵叫人請出八旬老母並夫人來,又叫人到書房中請出三位公子。楊公向母親道:"孩兒為國抒忠,曾劾過魏忠賢二十四罪案,與他結下深仇,才聞有緹騎來縣,定是來拿孩兒的。孩兒此去,自分必死罷了。這也為國當然。隻是母親養育之恩未報,孩兒死有餘恨。"又對三個兒子道:"我雖曆官三品,依然兩袖清風,家私產業仍是祖宗傳流的,其是淡泊。隻要你們能體先誌承隨順祖母,孝養母親,就與我在一般了。想我讀書一場,平生未曾得罪聖賢,今日何至到這地位?可見這書讀也罷,不讀也罷"

舉家正在淒惶,隻見家人進來回道:"本縣老爺要會老爺,已到門首了。"楊公拜別母親,欣然出見。知縣邀同楊公到館驛中去。楊公便叫家人帶了青衣小帽,來到驛中,隻見人山人海的在那裏看開讀。楊公到了堂前,上麵已擺了香案,錦衣衛官立在龍亭左首,校尉等拿著弄具立於下麵。撫按等分班行禮畢,隨即帶過楊副憲來跪下。讀罷駕帖,上麵喝一聲叫"拿下"下麵校尉吆喝一聲,如鷹拿燕雀一般,把個楊副憲套上刑具,擁入後堂去了。

外麵百姓見了,也有為他稱冤的,也有喊叫的,鬧了一回才散。這裏府縣各備些銀兩打發官校,並代楊公討情,寬些刑具。那官校們猶自做張做智的不肯道:"他是魏爺的對頭,況且魏爺一路都差了人密訪,我們怎敢做情?"各官無可奈何。楊公子又拆措了幾百金送與官校,那官校們還亂嚷道:"我們這差事,魏爺與田爺兩處也用了幾千兩銀子,怎麼送這點兒?還不夠做下程、小菜哩!現放著楊鎬、熊廷弼的二萬銀子在家,少分些兒與我們就夠了。"

那楊公子是個本分讀書人,見他們發出這些話來,嚇得半日不敢作聲。到虧了滿城鄉紳、生監、富戶人等,又湊了些銀子與他們,終是不滿所欲,仍要難為楊公。將起身時,滿城的百姓都填街塞巷的來看,見楊公枷鎖纏身,十分狼狽。想起他平日居鄉的好處,都一齊喧嚷起來道:"這是魏太監假傳聖旨,我們不許他拿楊老爺去!"一片聲阻住去路。那官校正自張威作勢的發狠,見了如此光景,都一齊手慌腳亂的放起刁來道:"這是地方官叫他們如此的,若有差遲,我們回去對魏爺說。"把那府、縣官驚得忙來彈壓,那裏禁得住?楊公見了這樣光景,隻得跪下哀告眾人道:"承眾位鄉親的美意,原是為我楊漣的,若我今日不去,是違旨了,違了旨,一家都有罪,列位豈不是為我反成害我麼?"帶著刑具磕頭不已。眾人還圍繞不放。楊公道:"列位之意,是要保全楊漣的性命,今若不聽我言,我便撞死此地,領諸位鄉親的厚愛。"說罷挺身向石上便觸。那些校尉連忙抱住。府、縣等道:"楊爺原無大罪,到京必有人保奏,料亦無礙,你們到不要攔阻,若遲了欽限,反替楊爺添罪。"眾人才略讓開路來。那些校尉搶著飛跑,簇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