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卷三十八 相和歌辭十三(1 / 3)

瑟調曲三

【飲馬長城窟行】

一曰《飲馬行》。長城,秦所築以備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飲馬。古辭雲:“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言征戍之客,至於長城而飲其馬,婦人思念其勤勞,故作是曲也。酈道元《水經注》曰:“始皇二十四年,使太子扶蘇與蒙恬築長城,起自臨洮,至於碣石。東暨遼海,西並陰山,凡萬餘裏。民怨勞苦,故楊泉《物理論》曰:‘秦築長城,死者相屬。’民歌曰:‘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拄。’其冤痛如此。今白道南穀口有長城,自城北出有高阪,傍有土穴出泉,挹之不窮。歌錄雲:‘飲馬長城窟,’信非虛言也。”《樂府解題》曰:“古詞,傷良人遊蕩不歸,或雲蔡邕之辭。若魏陳琳辭雲:‘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則言秦人苦長城之役也。”《廣題》曰:“長城南有溪阪,上有土窟,窟中泉流。漢時將士征塞北,皆飲馬此水也。按趙武靈王既襲胡服,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山下有長城,武靈王之所築也。其山中斷,望之若雙闕,所謂高闕者焉。”《古今樂錄》曰:“王僧虔《技錄》雲‘《飲馬行》,今不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同前】魏·文帝

浮舟橫大江,討彼犯荊虜。武將齊貫甲,征人伐金鼓。

長戟十萬隊,幽冀百石弩。發機若雷電,一發連四五。

【同前】陳琳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裏。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結發行事君,慊慊心意關。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同前】晉·傅玄

青青河邊草,悠悠萬裏道。草生在春時,遠道還有期。春至草不生,期盡歎無聲。感物懷思心,夢想發中情。夢君如鴛鴦,比翼雲間翔。既覺寂無見,曠如參與商。河洛自用固,不如中嶽安。回流不及反,浮雲往自還。悲風動思心,悠悠誰知者。懸景無停居,忽如馳駟馬。傾耳懷音響,轉目淚雙墮。生存無會期,要君黃泉下。

【同前】陸機

驅馬陟陰山,山高馬不前。往問陰山候,勁虜在燕然。戎車無停軌,旌旆屢徂遷。仰憑積雪岩,俯涉堅冰川。冬來秋未反,去家邈以綿。獫狁亮未夷,征人豈徒旋。末德爭先鳴,凶器無兩全。師克薄賞行,軍沒微軀捐。將遵甘、陳跡,收功單於旃。振旅勞歸士,受爵槁街傳。

【同前】梁·沈約

介馬渡龍堆,塗縈馬屢回。前訪昌海驛,雜種寇輪台。旌幕卷煙雨,徒禦犯冰埃。

【同前】陳·後主

征馬入他鄉,山花此夜光。離群嘶向影,因風屢動香。

月色含城暗,秋聲雜塞長。何以酬君子,馬革報疆場。

【同前】張正見

秋草朔風驚,飲馬出長城。群驚還怯飲,地險更宜行。

傷冰斂凍足,畏冷急寒聲。無因度吳阪,方複入羌城。

【同前】北周·王褒

北走長安道,征騎每經過。戰垣臨八陣,旌門對兩和。屯兵戍隴北,飲馬傍城阿。雪深無複道,冰合不生波。塵飛連陣聚,沙平騎跡多。昏昏隴坻月,耿耿霧中河。羽林猶角牴,將軍尚雅歌。臨戎常拔劍,蒙險屢提戈。秋風鳴馬首,薄暮欲如何。

【同前】尚法師

長城征馬度,橫行且勞群。入冰穿凍水,飲浪聚流文。

澄鞍如漬月,照影若流雲。別有長鬆氣,自解逐將軍。

【同前】隋·煬帝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裏。萬裏何所行,橫漠築長城。豈台小子智,先聖之所營。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北河秉武節,千裏卷戎旌。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摐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千乘萬騎動,飲馬長城窟。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緣岩驛馬上,乘空烽火發。借問長安候,單於入朝謁。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關。釋兵仍振旅,要荒事方舉。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同前】唐·太宗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裏雪。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絕漠幹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雲台凱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