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卷九十四 新樂府辭五(2 / 3)

【送衣曲】唐·王建去秋送衣渡黃河,今秋送衣上隴阪。婦人不知道徑處,但聞新移軍近遠。半年著道經雨濕,開籠見風衣領急。舊來十月初點衣,與郎著向營中集。絮時厚厚綿纂纂,貴欲征人身上暖。願郎莫著裹屍歸,願妾不死長送衣。

【寄衣曲】唐·張籍纖素縫衣獨苦辛,遠因回使寄征人。官家亦自寄衣去。貴從妾手看君身。高堂姑老無侍子,不得自到邊城裏。殷勤為看初著時,征夫身上宜不宜。

【淮陰行五首】唐·劉禹錫劉禹錫序曰:“古有《長幹行》,備言三江之事。禹錫阻風淮陰,乃作《淮陰行》。”

簇簇淮陰市,竹樓緣岸上。好日起檣竿,鳥飛驚五兩。

今日轉船頭,金烏指西北。煙波與春草,千裏同一色。

船頭大銅鐶,摩挲光陣陣。早晚使風來,沙頭一眼認。

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銜泥趁檣竿,宿食長相見。

隔浦望行船,頭昂尾幰幰。無奈挑菜時,清淮春浪軟。

【泰娘歌】唐·劉禹錫劉禹錫歌序曰:“泰娘,本韋尚書家主謳者。初,尚書為吳郡得之,命樂工教以琵琶歌舞,盡得其技。後攜之歸京師,京師多善工,又損去故技,授以新聲,而泰娘頗見稱於貴遊間。元和初,尚書薨於東都,泰娘出居民間。久之,為蘄州刺史長愻所得。其後愻坐事謫武陵郡,愻卒,泰娘無所歸,地遠,無有知其容與藝者,故日抱樂器而哭,其音甚悲。禹錫聞之,乃《泰娘歌》雲。”泰娘家本閶門西,門前淥水環金堤。有時妝成好天氣,走上皋橋折花戲。風流太守韋尚書,路傍忽見停隼旟。鬥量明珠鳥傳意,紺幰迎入專城居。長鬟如雲衣似霧,錦茵羅薦承輕步。舞學驚鴻水榭春,歌傳上客蘭堂暮。從郎西入帝城中,貴遊簪組香簾櫳。低鬟緩視抱明月,纖指破撥生胡風。繁華一旦有消歇,題劍無光履聲絕。洛陽舊宅生草萊,杜陵蕭蕭鬆柏哀。妝奩蟲網厚如繭,博山爐側寒灰。蘄州刺史張公子,白馬新到銅駝裏。自言買笑擲黃金,月墮雲中從此始。安知鵬鳥坐隅飛,寂寞旅魂招不歸。秦嘉鏡有前時結,韓壽香銷故篋衣。山城少年江水碧,斷雁哀猿風雨夕。硃弦已絕為知音,雲鬢未秋私自惜。舉目風煙非舊時,夢歸歸路多參差。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更衣曲】唐·劉禹錫《漢武帝故事》曰:“武帝立衛子夫為皇後。初,上行幸平陽主家,主置酒作樂。子夫為主謳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上意動,起更衣,子夫因侍得幸。頭解,上見其美發悅之。主遂納子夫於宮。”《更衣曲》其取於此。

博山炯炯吐香霧,紅燭引至更衣處。夜如何其夜漫漫,鄰雞未鳴寒雁度。庭前雪壓鬆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滿堂醉客爭笑語,嘈囋琵琶青幕中。

【視刀環歌】唐·劉禹錫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今朝兩相視,脈脈萬重心。

【堤上行三首】唐·劉禹錫《古今樂錄》曰:“清商西曲《襄陽樂》雲:‘朝發襄陽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豔驚郎目。’梁簡文帝由是有《大堤曲》,《堤上行》又因《大堤曲》而作也。”

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歌。《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

長堤繚繞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開。日晚上簾招賈客,軻峨大艑落帆來。

【競渡曲】唐·劉禹錫劉異《事始》曰:“楚傳雲:競渡起於越王勾踐。”《荊楚歲時記》雲:“舊傳屈原死於汨羅,時人傷之,競以舟楫拯焉,因以成俗。”《歲華紀麗》雲“因勾踐以成風,拯屈原而為俗”是也。劉禹錫序曰:“競渡始於武陵,至今舉楫而相和之音,鹹呼‘何在’,招屈之義也。”《競渡曲》蓋起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