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26、三元裏的誓言(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牛欄岡大捷,極大地鼓舞了平英團的士氣,各鄉群眾紛紛請求上陣殺敵,奪回四方炮台。5月30日晚,部分群眾便自發埋伏於四方炮台周圍觀察敵情。次日拂曉,平英團數萬武裝群眾,從四麵八方湧向四方炮台,將炮台高地圍得水泄不通。炮台內的英軍如困獸待斃,人心惶惶。就在這時,龜縮在廣州城內的清朝政府官兵卻列隊齊整地從廣州城開出,清軍不但不打擊英寇,反迫使平英團離開四方炮台。

占據四方炮台的英軍雖然在腐敗的清朝政府的幫助下幸免一死,但是,平英團反對外來侵略的義舉,使他們再次看到了中國人民力量的強大。1841年6月初,英軍灰溜溜地撤離了廣州地區。可笑的是,英軍全權代表義律在撤離時,居然還不知羞恥地貼出告示說:“百姓此次刁抗,蒙大英官憲寬容,後勿再犯。”立即遭到三元裏群眾的駁斥,有揭帖語“不用官兵,不用國帑,自己出力,殺盡爾等豬狗,方消我各鄉慘毒之恨也”,表明了他們堅決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

舊中國的封建統治階級基於抹殺、歪曲和貶低人民革命業績的立場,對三元裏平英團抗英鬥爭的重要舊址和文物根本不予重視,更談不上保護。平英團誓師紀念地三元古廟,曆經滄桑,屢遭破壞。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三元古廟被英法聯軍報複毀滅,後雖然由當地群眾集資重建,亦因年久失修,幾乎瀕於傾圮湮沒。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極為重視對平英團舊址的修複與保護。1950年10月,廣州市人民政府為了紀念在當年三元裏抗英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在三元裏村西門樓前的山岡上興建了一座雄偉的紀念碑,碑的正麵鐫刻著醒目的大字:“一八四一年廣東人民在三元裏反對英帝國主義侵略鬥爭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新中國成立後,牛欄岡大捷中繳獲的英軍大炮、手槍、刀劍、軍服、軍章、證件,被中國革命曆史博物館收藏。三元裏人民用鮮血書寫了中國曆史中光輝篇章。直至今日,三元裏村還有不少人家供奉著祖先打“老番”(英軍)時用過的“武器”。農民顏浩長用長矛刺死英軍少校畢霞的英勇戰績,被後代編成傳奇故事“定拳長打番鬼”,廣為流傳。

簡評:

三元裏抗英鬥爭,是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組織的、大規模的反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鬥爭,沉重地打擊了當時稱霸於世界的英國侵略者,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堅決反抗外來壓迫的頑強鬥爭精神。它不僅極大地鼓舞了廣州地區人民的鬥誌,為爾後廣州人民火燒洋館、反租地、反進城等一係列鬥爭樹立了榜樣,而且,它對後來中國人民大規模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乃至中國近代百年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