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33、勿忘國恥九·一八(2 / 2)

事變爆發後,國民黨東北軍部分愛國將領馬占山、李杜、王德林等和一些具有強烈愛國精神的英雄好漢紛紛揭竿而起,組織救國軍、自衛軍奮起抗戰;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也武裝起來共同抗日,這些武裝被統稱為東北抗日義勇軍。到1932年夏,義勇軍進入全盛時期,規模達三十餘萬人。周保中、李延祿、王德泰等大批共產黨人被派到義勇軍中,參加並領導抗日鬥爭。1931年11月,馬占山率部在嫩江鐵路橋與日軍決一死戰,打死日軍二千多人,打傷四千多人,挫傷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到1932年末,日軍在東北的兵力達八萬餘人,且裝備精良,而義勇軍武器簡陋,兩年苦戰中損失極大,五萬餘人犧牲,八萬餘人負傷,六萬人退入蘇聯和熱河,還有四萬人分散東北各地堅持抗日。義勇軍失利後,中國共產黨派一批幹部來重整抗日隊伍,先後在南滿、東滿、北滿、吉東等地創立了十幾支抗日遊擊隊。1933年,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成立,楊靖宇任師長兼政委。到1935年,這支部隊發展至六個軍,正式成立東北抗日聯軍。1937年7月前後,抗聯發展到十一個軍、三萬餘人。後又陸續實行合編,組成一、二、三路軍,楊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分任總指揮。1937年秋後和1938年冬季,日軍對抗聯進行大規模軍事圍剿,抗聯被迫轉移到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楊靖宇將軍率部轉戰長白山,出奇製勝,打大小戰鬥五十多次,殲敵上千。日軍視他為大敵,恨不能誅之而後快,共集中日偽軍七萬多人,在零下四十度的冬季實施包圍掃蕩。抗聯官兵爬冰臥雪,打到最後一人。楊靖宇將軍與敵血戰,不幸殉國。日軍剖其腹部,胃中僅見草根棉絮!趙尚誌將軍雖幾經沉浮,抗日之誌不滅,直至鮮血流盡,身首異處;二路軍八名女兵被日軍追擊彈盡糧絕,集體投入牡丹江支流烏斯渾河下遊,慷慨就義,在抗聯史上留下“八女投江”的悲壯畫卷。

簡評:

“九·一八”事變給我們留下的沉痛的曆史教訓,抗日戰爭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曆史經驗,是十分珍貴的教科書。通過這本教科書,回顧往昔,啟迪來者,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這是我們光榮而艱巨的曆史責任。每年的9月18日22點,這裏拉響三分鍾警報,提醒人們永遠記住1931年的此時此刻日本帝國主義在沈陽打響的侵略中國的罪惡槍聲。“九·一八”這個國恥日,將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心中。另據記載,東北抗日軍民在長達十四年鬥爭中,共斃傷俘虜日軍十七萬人。東北的抗日鬥爭造就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其中包括趙一曼、冷雲等著名女英雄。犧牲在北國林海雪原裏的抗日軍民大多沒有留下姓名,但他們的理想、信念在1945年8月那個抗日戰爭勝利的喜悅日子裏終於化作了光照人間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