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一章 江蘇紀行(九則)(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古人曰:“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今人言:“書是路,路也是書。”古今智者的箴語銘句,是教誨,是開化,是鞭策,是體悟,還是啟迪?近日,餘隨同中國僑聯老幹部旅行團赴江蘇一行,雖步履匆促,每到一處名勝景觀不乏浮光掠影,難以細細咀嚼品咂,深得其中奧妙之無窮況味,且觀賞景點屈指可數,但古老而神奇的中華大地,鍾靈毓秀,江山助人。無處不詩境,時時有物華。故而感受良多,獲益匪淺。今操觚秉筆,直抒胸臆,略表所得,草擬幾則短章,以聊自慰,也算不虛此行矣。

風雲際會“總統府”

大凡看過《人民解放軍攻克南京》紀錄片的人,都會記得其中一個極其吸引眼球的鏡頭:百萬雄師乘駕帆船以摧枯拉朽之勢衝破風聲鶴唳的國民黨部隊構築的長江天塹,一舉攻克“虎踞龍盤”南京城,尖刀般的先頭部隊士兵奮勇攀上“總統府”,刹那間高高豎立的青天白日旗飄落塵埃,從而宣告了蔣家王朝的崩潰。而今,“總統府”雖然物在人非,卻成了遊客到南京不可或缺的旅遊景觀。

餘以為,“總統府”之所以引起人們的遊興,倒不是它建築的恢宏與壯麗,而是其非同尋常的“政治”內涵與耐人尋味地曆史文化現象。據導遊介紹和有關史料記載,現“總統府”原為明漢王府邸。清為兩江總督衙門。之後,太平天國攻克南京,也算一介草民的洪秀全在此做起了“皇帝”,按“帝苑”增修富麗堂皇的宮室城闕。殊料,其腚部剛剛把“金龍殿”的“龍椅”焐熱,就被曾國藩帶領的湘軍付之一炬,現存幾經後來修繕的金龍殿、西花園、暖閣、穿堂等。辛亥革命後,於民國元年,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在天王府西花園西側的西式平房中加冕。後來,蔣介石堂而皇之地當上了國民黨的總統,天王府的後樓就成為國民黨統治時期的總統府。如今的“總統府”,從太平天國洪秀全稱孤道寡,到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披勳帶徽,一直到蔣介石丟盔卸甲狼狽敗退台灣,時間跨度不過百年,卻幾度改弦易轍,你唱罷了我登場,過客匆匆。真個是:“日月無窮窮日月,江山不老老江山。”

夫子廟前繁華鬧市

恕餘孤陋寡聞。聽說遊覽南京夫子廟,已為時拜謁儒家鼻祖孔老夫子。可是到了夫子廟,立刻覺得起初的判斷可謂貽笑大方,迂腐之極。

恕餘孤陋寡聞。聽說遊覽南京夫子廟,以為是拜謁儒家鼻祖孔老夫子。可是到了夫子廟,立刻覺得起初的判斷可謂貽笑大方,迂腐之極。

夫子廟前,10米開外便是六朝以降為歌樓舞榭,駢列兩岸,“燈船之盛,甲於天下”的秦淮河。如今雖然不是“風華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也聞不到“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但修繕後的仿古建築,卻變成商業林立,店鋪摩肩,集吃、喝、玩、戴等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招徠顧問的吆喝聲,遊客的嬉笑喊叫聲,如浪排空。魚貫而入的遊人,熙熙攘攘,萬頭攢動,似大潮洶湧。本不算寬闊的秦淮河,特製的大紅燈籠項鏈般一串串、一行行在河岸邊上空齊刷刷排列,漆成鮮豔色彩的遊船挽臂而待,由猩紅、金黃、青黛、雪白等交混而成的光暈,雲蒸霞蔚,眩人眼目。這繁華景象,較之《清明上河圖》反映的盛況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由於時間緊迫,當餘衝刺般來到夫子廟前,不僅發現廟前門可羅雀,而且廟內大成殿前更是遊人寥落。這一裏一外形成的強烈反差,雖然不乏對傳統價值取向的顛覆,但依據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邏輯,休說由於夫子廟商品市場的繁榮會拉動當地“GDP”的攀升,造福一方百姓,而且也給遊人提供一個最佳購物場所。

“發展才是硬道理”。這話在南京夫子廟得到形象而生動地詮釋。

中山陵蘊大夢

坐落在南京鍾山風景名勝區中部的中山陵,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孫中山1925年病逝於北京,1929年中山陵經過三年建造,國民政府根據他的遺願將其安葬於此。

這座氣勢宏大的陵墓,較之餘見過的曆代帝王的陵寢都氣派壯麗。據說,耗資之巨,令吾等平民百姓瞠目砸舌。

中山陵為了顯示其偉大,依山而建。後依青山,兩廂由高大的蒼鬆杉樹等相抱相擁。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門、祭堂、碑亭、墓室等。從陵墓入口處到達祭堂有花崗岩石階八台,共392級。自墓道進口處至墓室,平均距離為700餘米。墓道長480米,寬40米。墓室海拔高度158米。整個陵園占地麵積3千多公頃,合30多平方公裏。如果按陵園麵積折算,約等於1.2個圖瓦盧,1.4個瑙魯,70多個梵蒂岡。

無疑,偉大的人物,必定胸懷偉大的抱負和偉大的夢。君不見,在陵墓的拱形正門上,鐫刻著孫中山親手書寫的“天下為公”四個鎦金大字,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仿宮殿式祭堂的高大拱門,門楣上刻著孫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的橫額,並且門楣上“天地正氣”四個遒勁楷體字,浩天爍地,聲震寰宇。祭堂正中為高5米的孫中山大理石坐像,堂堂儀表,氣宇軒昂。堂後為孫中山的墓室。祭堂兩側刻有孫中山的手書遺著《建國大綱》。

振興中華,華夏一統。是孫中山的終身為之奮鬥的目標,也是其矢誌不渝為之實現的大中華夢。中華民族,同宗同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的文化認同感和向心力,是龍的傳人的根脈。如今,台灣當局一些政治陰謀家祭起“去中國化”和“一中一台”的妖旗,妄圖分裂祖國,純屬異想天開,到頭來必定被捆綁在罪惡的十字架上,遭到曆史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