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六章 母愛:扼殺愛情的凶手(1 / 1)

《廊橋遺夢》一書中的主人翁弗朗西絲卡與遠遊客羅伯特·金凱愛得天翻地覆、死去活來,據作者詮釋這個繾綣之情,是源於純粹的真愛。

但是,四天之後呢?被愛火中燒的弗朗西絲卡麵對羅伯特·金凱的提問“我們該怎麼辦”,竟然一時語塞;當她再聽了她真愛的人提出“跟我一起走四方”時,卻變得怯懦了。她語調顫顫地說:我不能走,因為“我有那該死的責任感,對理査德、對孩子們”。

“一切為了孩子。”這句話與其說是適用於身為美國婦女的弗朗西絲卡,莫如說更適用於中國的婦女。為什麼?據筆者淺見,中國婦女受幾千年“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封建禮教的桎梏和樊籠,生兒育女、傳宗接代是天經地義,似乎女人不生養孩子就不是一個正派的女人。“女人不養孩子還不如養隻母雞!”這常常掛在男人嘴邊嗬斥女人的話,無情地鞭笞著女人的心。她們為此心驚膽戰,憂心重重,小心翼翼,試想她們怎麼會不將全部心血一古腦兒係在兒女們身上?還有一條無形的繩索,就是生孩子不僅要傳宗接代,而且還要光宗耀祖。為此,女人們為了將孩子們培養成人,全部身心都可以奉獻出來,當然包括她們自己對愛情的向往、期寄以及追求。於是,她們為了向兒女奉獻母愛,不再談婚論嫁,不再敢涉足愛情,一切都可以忍受,一切都可以割舍,一切都可以拋棄。

女人,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身體內也有二十二對染色體,也有七情六欲,生命也隻是彈指一揮,應該為自己活著,為愛情而活,為自己生存的價值而活,不要再讓母愛,成為扼殺愛情的凶手。不然,那才是替別人做“嫁衣裳”。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母親待兒女大了而自己變成“多餘”、“累贅”之後而空悲切呢?

弗朗西絲卡的悲劇,應該在中國女人心中警鍾長鳴!

199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