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十章 道教起源 七位富商(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我道家的主要教派分為全真,茅山,靈寶,…、正一,淨明等派係。發源於洪荒時代,始於人類尋求自然的庇佑,遂而形成萬物有靈,進而產生了對自然、靈魂、祖先的敬信。

在曆史長河中慢慢進化成祖先與天神合一,成為對上天的信仰,後世神靈的雛形。…軒轅黃帝應該稱為第一人,據《史記?封禪書》載‘且戰且學仙’,‘黃帝問道於廣成子’,…

道者虛無之係,造化之根,神明之本,玄之又玄,…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主要宗旨是順應自然,得道成仙 、垂法濟人、無量度人,…

早期的思想《易經》以及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誌。它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且對近代世界也有著不可小視的影響性。

《道藏》經卷,內容包羅萬象,不僅有道教的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煉方術、齋醮科儀,還保留了中國古代哲學、文學、醫藥學、養生學、化學、音樂、地理等多種學科的珍貴資料,堪稱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寶庫,…”

在殿前舉行了捐贈儀式後,迎接到了後院的講經堂,坐在方丈身旁的知客陳濤,侃侃而談,引經據典,向捐資五十萬美元(相當於三百八十多萬人民幣)的七位海外華人富商,講經論道,傳輸道家思想,接受他們的提問釋惑。

……

“這道菜取名為‘八仙彙’,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仙: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陳濤介紹完剛上桌的韭菜炒豆腐幹,名為‘綠野萍蹤’後,接著對下一道由蠶豆、土豆丁、青筍丁、紅蘿卜丁、蓮藕丁、豆腐丁、黃瓜丁及辣椒丁燴製而成的菜肴做了介紹。

端上桌的全是素菜,每道菜卻有豐富的內涵、相關的故事從陳濤口中道來,別有一番情趣,逗得客人是開懷大笑。

“小陳師傅,你這麼一介紹,我不就吃了一位神仙鐵拐李?哈哈,哈哈!”菲律賓客人、華僑富商李亞文,夾了一小塊土豆丁放在口中後,笑著打趣道。

“哈哈,哈哈,沒錯,李先生吃的當然非神仙本人,而是他葫蘆裏煉製的一枚丹藥,同他結下善緣,不敢說長生不老,這枚丹藥卻可保平安、可延年益壽,…大家請!”

……

“小陳師傅,今天終於如願以償,品嚐了三聖廟最具道家傳統文化的膳食,…”

簡單到極點的菜品,在陳濤的解說下充滿了寓意,客人也卻品嚐出了完全不同的內涵,久久難以忘懷,…

說來真有些讓人哭笑不得,一行人前來捐款結緣,各揣想法,拜會方丈,還有一個念想就是衝著品嚐廟裏的道家飯菜,就因它凝聚了厚重的道家思想精粹。

提起飯菜之事,還是陳濤當初出的點子。接手知客一職後,發現來賓麵對滿桌的菜肴,全是淺嚐則止,很是浪費。從小吃不飽飯的他,哪能容忍這種現象,隆重地將此事彙報給方丈,才著力進行了一番改進。

按陳濤的想法,大力削減了菜品的數量,更是以簡代繁、在製作上下功夫,用最普通的幾道疏菜作出不一樣的品味,份量還特別的少。

菜品少了,膳堂的布置,餐具器皿卻頗費了一番功夫,引經據典、查找資料,終於形成三聖廟自己獨特的風格,突出道家傳統、厚重的文化積澱。

沒想簡單的一餐飯,竟然又產生出如此高的影響力,被海內外旅遊單位借機大力宣傳,在同道、富商中廣為盛傳。

“小陳師傅,在國外就聽說三聖廟風水街的盛況,為大陸首屈一指,能否…”

飯後,在典雅的茶舍‘清竹居’,品嚐‘三聖銀芽’,按廟裏的接待程序,喝了餐後茶,接待工作也就算告一段落。

作為知客,陳濤肚子裏有貨,引經據典,將道家思想、精粹用他詼諧的語言傳輸給他們,同他們相處甚是愉快,一點都不拘束。來自馬來西亞的客人鍾先生,提出了一個小小要求。他這提議,其他客人全在附和,導遊自然就請他幫忙了。

“各位的打算是僅僅參觀一下,還是想親自體驗、算上一卦?”

“哈哈,哈哈,既然有幸來廟裏,除了見識一番,當然也有請人算上一卦、親自體驗的想法。小陳師傅,你人熟,同我們相處得很好,請幫我們推薦一位,隻要算得準,卦錢多少沒關係!”

送上門來的生意不賺白不賺,同導遊商量之後,將他們領到了自家在風水街開的‘釋惑齋’,一路上陪他們隨路參觀了其他店鋪的情況,自然也做了一番解釋。

拉客人那一套,不用講陳濤也是個中高手,“…平日裏,下午這個時候,風水街問卦的客人通常不會多,…卦資都是五元起價,算得開心,賞錢的多少就根據客人的情況而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