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鄉相見 道家禪語(1 / 2)

“哦,你就是負責道家療養院的陳院長?…療養院真的能將死人救活,挽救癌症患者的生命?”當陳濤探視後告訴她倆,通過治療這些孩子有可能治愈、恢複,白老師驚喜地問道。

療養院的名氣實在是大,種種有關它的故事是越傳越神,在校園網的帖子裏同學們都在議論,這些w傳聞是不是真有那麼回事。

“哈哈,哈哈,別聽信那些謠言,誰有那麼大的本事能將死人救活?除非他是神仙還差不多。在治療惡性腫瘤方麵,不過比其他醫院多有一些處置手段而已!”

“陳院長你就別謙虛了,我們早就知道你們療養院了不起,也看到了山下擁擠的患者家屬想求醫的情況。嘻嘻,我倆是淮城師範學院的大四學生,愛心聾啞學校缺老師,我們是誌願者,每周到學校為她們上課、做義工,…

這所聾啞學校的張校長是愛心人士,接收的學生全是來自於城裏打工,生活困難的家庭,有些同學還是因身患殘疾被父母遺棄的孩子,…聽說你們療養院的收費很高,就算能治療學校也出不起那筆錢!”白秀英同她的同學交換了一個驚喜的眼色後,將情況坦然相告。

從小身患殘疾已是她們來到這個世界最大的不幸,理應得到父母、社會各屆的更多關愛與照顧,可一些做父母的因為家境貧窮、沒錢上醫院治療,見她們沒活下的希望、或將來麻煩一大堆後竟然狠心將她們遺棄,…聽完白老師的解釋、講述後,現實生活的殘酷,讓陳濤也感到很是難過。

“其他做這份誌願工作的同學大多都堅持不下來,又得為今後就業之事四處奔波,隻有我倆實在是不忍心丟下這些可憐的同學一直在咬牙堅持。學校接收了四十多位這樣的學生,就隻有張校長她們兩夫婦及兩位五、六十歲也身患殘疾的老師在照顧,…過幾個月我倆畢業工作後這些同學真不知道該怎樣辦才好,實在是放心不下,…”

“你倆的義舉真是令我敬佩,三年多時間沒有任何報酬,心甘情願的犧牲自己休息時間、用愛心來照顧這些同學,周末、寒暑假時都同她們呆在一起!”

聽她們講了學校的大概情況後,陳濤很是感動,在一切都向‘錢’看的當今社會,能有這份執著愛心的人真是難能可貴。

“我們哪有陳院長誇讚得那麼好哦,我倆也是受到好心人的資助才有上大學的機會,我們都是在偏僻山溝裏長大的窮孩子,愛心接力而已,又沒能力做啥大事來幫助別人,…我老家在蒼溪的雙槐鎮,接到入學通知書後高興之餘卻在為上學的路費、生活費發愁,家裏窮得連一、二百元現錢都拿不出來,沒有好心人的資助哪敢來省城上學哦,…”

白秀英講了她倆如何來學校報到,打工維持基本生活、堅持做誌願者的經曆,雖很無奈、苦澀卻又充滿了自強、樂觀態度和對社會的報恩之心。

“哈哈,哈哈,真是巧了,沒想到我們居然還是老鄉,我家就在河口鎮同你們雙槐鎮隻隔著一條徐堰河,記得小時候常常背著山貨乘渡船去你們鎮趕集,連二分錢的渡船費都靠賒賬,…早就聽說要修座橋,不曉得修沒修好?”越說越近,聊到家鄉的趣事話題就多了,既然都是同鄉自然也不再拘束,講起話來也很是投機很是親熱。

“哪修了啥子橋哦,還是那副老樣子,我家離鎮上有六裏多路連條機耕道都沒有,下雨天更是糟糕透頂,…這次春節我回去了一趟,同上學前的情況完全一樣村裏還是那麼閉塞、那麼窮!”

“看來得抽時間回去一趟,至少要在徐堰河上架一座橋,否則咫尺相望的一條河,除了靠渡船,就得繞行十來裏路真不是辦法,道路不通家鄉的東西運不出來就隻得受窮,哪可能發展哦,…”回想起家鄉的情形,陳濤若有所思地答道。

“嘻嘻,還是你好,出來後就在廟裏做事,吃穿不愁啥事都不用操心,我們畢業後還得為飯碗奔波,想找個留在淮城的單位真的太難了,…”

朱潔接下了話題,講完後還滿是惆悵地歎息了一聲。兩位女老師從未如此近的距離地同身穿道袍的人講過話,他英俊、帥氣的模樣還真是讓人浮想聯翩。

“哈哈,哈哈,你們真以為在廟裏當道士就那麼輕鬆自在、百事不愁?白天做接待工作,晚上還得打坐修行,一晚最多隻能休息三、四個小時,其實比大多數人辛苦得多,隻是外人不清楚而已,…怎樣才能聯係上張校長?你們的愛心感染了我,我也想為這些同學盡一點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