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73章 楊柳下賦詩,都是偷來的(1 / 2)

與曹行雨簡單的敘舊之後,秦楷離開了除妖司,騎上楊柳,趕赴宛州港。

今日,言氏父子乘船往上而走,去玄武山。

秦楷與言平、言重都有過一次談話,故而今日離別,隻有送行這一個目的。

言若青早已在此等候,二人一起送走了言重和言平。

揮手告別後,言若青乘馬,秦楷牽馬,走在初升柳芽的官道上。

高坐馬背,言若青伸手甚至能摸到柳枝,隨手折了一段,留在手中玩弄。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秦楷吟起了唐代賀知章的詠柳。

“賀季真估計也想不到,在另外一方天地,也有一座大唐吧。”

言若青聽著秦楷吟詩,心中默默記下,回去抄寫在書上,與從前秦楷‘寫’的詩放在一起。

秦楷回頭看了一眼若有所思,其實是在記詩的媳婦兒,“你記可以,別說是我寫的,我沒那麼大臉,這是大唐賀知章寫的。”

言若青不服氣道:“又胡說不是?我大唐立國百年,從未聽說過有一位叫賀知章的詩人。”

秦楷搖了搖頭,“要是換作別人,興許我是懶得解釋的,大詩人的名頭,聽起來也是不錯的,可你終究不同,我從不騙你,我再與你念念賀秘監的詩?”

言若青開心的點著頭,“那你牽馬慢點,我怕你一下子就念完了。”

秦楷笑道:“此道直通宛州城,長著呢,念不完。”

“話說這位年邁的老人,辭官回鄉,回到故裏之後,頗有感慨寫下一首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像不像我離開了宛州八年,回來隔壁李叔已然成婚育子,小李韓問我是誰的那幕場景?”

言若青又疑問道:“當真不是你寫的?”

秦楷鄭重的點了點頭:“真的啦,我從不騙你的,我再給你說一首賀秘監的詩。

常經絕脈塞,複見斷腸流。

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

隴雲晴半雨,邊草夏先秋。

萬裏長城寄,無貽漢國憂。

一首賀老大人的送別邊塞詩,當年我讀書的時候,偶然讀過這首詩,隻通其理,不達其情,現在再讀出來,別有一番風味。”

“好多邊塞詩我其實都有這樣的感觸,畢竟在軍伍待得久了。比如高適的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

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

…………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其中最為感觸的便是那句生死歌舞,簡直就是差不多的景象。

那年我率領鬼麵騎十騎隨一隊斥候出關打探敵情,卻遇敵千人,死裏逃生不過十餘人歸營,結果看到那名斥候隊校尉竟然在大帳之中飲酒尋歡作樂。

我一氣之下,拿起執戟郎的步槊衝進軍帳,給他捅了個穿。”

言若青也憶起往昔:“是啊,那年你書信於我,我當真是怕父親斬你立軍法,畢竟手刃同袍這種事情,很嚴重。”

秦楷笑道:“那會兒知道個啥,當時不服氣的很,不殺了他我不解氣,現在我也是不後悔的,其實我還有一件事不曾告訴過你,留下我的,是少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