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七十一章 殘留孤兒遺狼性,寄人籬下妄求生(1 / 2)

“永田一成”總是喜歡一個人在角落裏頭抽煙。

在他看來,在角落裏頭,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

在雲裏霧裏的時候,才是真真確確認識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自小就失去父母,在孤兒院裏成長,後來又被人領走收養!

幼年時候的他,像一個奴隸一樣長大。

沒有快樂,沒有人聽他講話,沒有自己人維護自己的利益。

在一群小孩子中,他就是那個被調戲的跳梁小醜,他也習慣了這一切。

自從,到了十歲的時候,認識到了一個叫做“黑子”的人領他走了一條新路。

出錢讓他深造,讓他進行項目研究,並出國考察!

“永田一成”自小被人欺負,被人看不起,是“黑子”讓他揚眉吐氣。這一切,讓“永田一成”感激涕零,他對自己發誓,要以死報答“黑子”!

然而,這幾年“黑子”像消失了一樣,每次和他聯係的人都是很隱蔽的,他隻知道,他或者她是“黑子”的人。

“永田一成”堅信他一直是按照“黑子”的要求去做事的。

“永田一成”很明白,什麼叫能屈能伸,寄人籬下。

他始終認為:上帝關了一扇門,卻留了一扇窗給他。

他自己也知道有不好的一麵,外表看似陽光,其實大多數都是內向的,內心的孤單是什麼都無法撫平的。

害怕失去,害怕孤單,有些時候底氣不足,有些自卑,受到打擊要過好久才能恢複。

自己像頭狼,有狼性,因為他餓過,也知道餓的滋味。

什麼滋味都嚐過,閱盡人生百味。

他晚上睡覺老是胡思亂想,感覺自己不屬於這個世界,地球上為什麼有我。他不該來到這個世界。

他和其他一些孤兒一樣的。可能他們這類人心裏真的跟普通人是不一樣的,經曆了太多太多了。

總是表現很堅強、很樂觀,雖然有的時候是裝出來的,但是他總是告訴自己以後會好起來的。

他的父母親是“殘留孤兒”。

說起日本遺孤,必須把曆史的鏡頭拉回到100多年前。日本從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快車道之後,侵略擴張的本性開始急劇膨脹。通過甲午戰爭,日本將侵略的觸角伸進中國東北。日本進入中國東北引起俄國、法國和德國的不滿,迫使日本將已經到手的利益又讓了出去。三國幹涉還遼事件,使彈丸之國日本認識到自己的力量還不夠強大。於是,日本開始策劃向中國東北地區移民,企圖以此來壯大日本在華勢力,防禦俄國的進攻。

九?一八事變後,在日本關東軍的策劃和推動下,1932年9月,日本第一次武裝移民正式開始募集。從1932年到1936年,日本先後向中國東北地區進行過五次、近萬戶武裝移民。1936年8月廣田弘毅內閣正式通過《二十年百萬戶送出計劃》,把移民侵略當成是日本政府的七大基本國策之一。1937年5月,日本拓務省製定了《滿洲移民第一期實施計劃要領》,計劃從1937年到1941年送出10萬戶移民。到1945年戰敗投降之前,日本政府利用移民侵略的手段,瘋狂掠奪中國東北的土地,企圖把中國東北變為“第二故鄉”,實現“日本國土延長”,以達到永久霸占中國東北的目的。

從1938年開始,日本分批分期向中國派遣青少年移民,建立所謂滿蒙開拓團青少年義勇軍,其目的是使青少年“磨練出貫通日滿宏大皇國精神”。為了配合青少年移民的招募,日本各大媒體進行瘋狂的宣傳,勸誘隻有參加“青少年義勇軍”,才是“人類最崇高光榮之路”。為了穩定青少年移民,使之永遠紮根於中國東北,日本有關當局采取所謂的“寮母”製度,將20歲至50歲的獨身女性安插到各訓練所,負責照顧青少年訓練生的生活。除了“寮母”製度以外,還實行“大陸新娘”製度,在日本內地募集獨身女青年,經過女子拓務訓練所訓練後,集體送往中國東北,嫁給“義勇隊開拓團”團員,組成家庭,定居中國東北。

戰爭結束了半個多世紀,但受害者的苦難命運卻延續幾代人,成為曆史的記憶。

在無數受害者當中,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因置身於中國與日本之間而屢屢顯得孤立無援,這就是日本“殘留孤兒”。殘孤的軀體裏流淌著大和民族的熱血,這已成為不可抹滅的種族胎記;但殘孤的靈魂卻長期浸潤在中華民族的氛圍中,曆經半個世紀而難以擺脫。即使從1981年算起,中國殘留孤兒大規模訪日歸國已經20多年了。

但迄今為止,無論是大批已經回歸日本的殘孤還是仍然遺留在中國各地紮根落戶的殘孤,在本質上都是曆史孽債的承擔者、償還者。他們在祖國日本和故鄉中國之間經曆的苦難命運、承受的文化衝突,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