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65章 改革開放(1 / 1)

七八年十一月,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十八名農戶最先開始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拉開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大幕。

利民大隊的領導班子是從廣播裏聽到的這個消息,雖然李陽之前給他們分析過現在的形勢,“包產到戶”將是大趨勢,但是這麼快就從廣播裏得到了證實,他們還是感覺挺迷茫的。

堅持了這麼多年的政策,一朝被改變,他們也需要適應的時間,好在改革的東風吹過來還需要些時間,他們可以先看看鳳陽那邊的成效。

以種地為生的農民自然很關注這件事,因為政策的改變,會切實的關係到每個村民的利益,對於勞動力多又勤勞肯幹的人家來講,這無疑就是件天大的好事。

但是對於勞動力少的家庭,或是像李鐵牛那樣的懶漢二流子,“自負盈虧”無疑就是晴天霹靂。

還沒等大家就這件事討論出個結果,七八年十二月,報紙上率先公布了改革開放的消息,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宣布,我國開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一石激起千層浪,眾人更茫然了,好像上麵改革的步伐有些大,他們有點兒跟不上節奏了。

這邊大家還迷茫著,李陽那邊已經開始申請營業執照了。

這個時候還沒有個體工商戶一說,隻能申請以社隊為單位的“企業許可證”,就和營業執照差不多。

此時的工商行政管理局還是革命委員會的下屬單位,革委會已經名存實亡,那些吃、拿、卡、要的社會蛀蟲也都夾起尾巴做人,所以手續辦下來還是挺順利的。

在七九年的元旦來臨之際,省城多出了一家“利民服裝店”,開業第一天,就引來無數人圍觀,這店裏的衣服樣式可真好看,跟百貨商店裏的差不多,但是價格更便宜一些,布票也隻需要商店的一半。

服裝店的首批顧客是省城的大學生,王雪和吳敏隔三差五的就穿新衣服在學校晃悠,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還不把那些女大學生迷的神魂顛倒。

得知服裝店今天開業,大家都坐不住了,組團過來看衣服,利民服裝店的衣服可以試穿,但是不能損壞,損毀或弄髒衣物是要賠錢的。

試衣間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每一個從裏麵走出來的人,都會被大家的注目禮洗禮一遍,穿上款式新穎的衣服,導購員還會給她們推薦一個同色係發飾。

利民服裝店開業大酬賓,開業前三天,購買服裝可獲贈發飾一個,一元以下的可自行挑選,這些發飾也單獨售賣,服裝店裏最貴的一款發飾竟然要賣八塊錢,這價格都能買一件短袖襯衫穿了。

不過這也讓她們拿到的贈品更顯得珍貴,付錢的時候都感覺自己賺到了。

李陽的同學們自然也都過來捧場了,店裏的人越多就越能吸引其他顧客,走進店裏的人越來越多,凡是試穿過新衣服的,基本上都買走了,隻有個別錢不湊手的,試穿之後下定決心,回家湊錢,一定要全款拿下。

就李陽店裏的鏡子,誰照誰好看,堪比後世的美顏相機,絕對讓你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