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百五十九章 落幕(1 / 2)

聖人們遠離俗世,不再插手洪荒諸事,也讓三界平靜了不少,隻是長此以往,數十萬年後,地仙界中的修士和人界中的人族幾乎都已經忘了聖人的存在了,除了那些上古修士們還知道聖人的恐怖威力之外,其餘的後生隻知道地仙界中名望最高的就是西牛賀州萬壽山五莊觀地仙之祖鎮元子還有掌管三界的三界之主,天下第一人中央五皇大帝—昊天大帝。

再說人間,都說時間是最好的金瘡藥,隨著時間的流逝,上一代人的離去,那些曾經的苦痛都一一的被撫平了,不是深埋在人們的內心深處就是被一一記錄在史書之上流傳下來。當然,史書之中也出現了很大的斷層,關於封神大劫之中商周之戰完全是一片空白,而根據西周留下來的典籍記載則是一邊倒的稱讚西周。

其中,根據西周的記載,後世之人如此評述紂王: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沉湎冒色,敢於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宮室、台榭、陂池、侈眼,以殘害於爾萬姓;樊炙忠良,刳剔孕婦。……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遺厥先宗廟弗祀,犧牲瓷盛玩於凶盜,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懲治其侮。

今商王受力行無度,播棄犁老,昵比罪人,*酗肆虐;臣下化之,朋家作,脅權下滅;無辜籲天,移德彰闖。

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若點弗敬;自絕於天,結怨於民;朝涉之脛,剖哭人之心;作威殺戮,毒痛四海;崇信奸四,放黷師綠;屏棄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巧以悅婦人。”

凡此種種,將殷商紂王說得體無完膚,實乃前所未有、曆史上最可怕的暴君之一。

另外,關於蓬萊島靈教一脈的種種事跡也被周朝史書給忽略過去,甚至武王姬發在位期間還有意識的焚燒關於記載聖父秦辰的書,以此報複秦辰以及蓬萊島在封神期間相助殷商的大仇,這也造成了後世中人雖然對於蓬萊島靈教幾字耳熟目染,但卻從未清楚的了解過。同時除了闡教之外,西周正如聖人們以前所擔憂的,大力排斥其他一切教派思想。

也虧得當初鴻蒙釜底抽薪,提出分封諸侯的提議,讓那些教派能夠苟延殘喘,也讓蓬萊島靈教的聲名能夠在人族繼續傳播下去。

............................................................................

周朝建立,因西岐城早先地脈被打散,龍氣已泄,乃定都鎬京。

定都之後姬發便大興改革,首先對周王朝定下了嚴格的禮製和刑罰,“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禮以父係社會體製之下形成的宗法製為基礎,用以調解和調節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關係。刑罰是用來控製、鎮壓平民和奴隸的,有死刑、墨刑、流刑、鞭刑、贖刑等刑罰和一套訴訟審判製度,極為殘忍。

可惜姬發改革未完之後便駕崩而去,周成(誦)王即位。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旦攝政。管叔、蔡叔與武庚叛周,周公奉成王命東征,平定叛亂。

周公東征之後,完善了西周的政治製度。通過分封製、宗法製和樂禮製度,加強了王權,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局麵。但昭王伐荊楚,使“王道微缺”。

周公輔政,還秉承闡教的理念,定禮樂立國之道。

所謂禮,便是等級製度,天子、諸侯、公卿大夫、士、貧民,各個等級之間規矩森嚴,禮製嚴謹,下對上該如何、上對下該如何,半點不容逾越。所謂樂,便是思想教化之術,因為禮製的嚴謹導致人與人之間是不平等地,不免就會有些矛盾,緩解矛盾的手段便是用教化之術來奴化萬民,使各安於製度的約束。

禮樂治國之道也算是闡教教義在人族思想上的傳承和體現。通篇充斥著等級概念,在這種製度下,有能力不如出生好,出身不好的要想出人頭地那是千難萬難,一但有人有任何舉動與禮製有違,則立即被打落凡塵。不但如此,還要輔以教化,讓所有人都認同人生來就是不平等地,那些諸侯大夫們生來就高人一等,理應享受,剝削平民百姓,而平民百姓就應該心願誠服地被剝削,還要歌功頌德。

這當然不是說禮樂治國之道就是萬惡的,相反它是有劃時代的積極意義的。但這種思想也不能持久,人族一旦擺脫神權的束縛,思想解放出來,又豈能在聽你一家之言?況且這種製度將天下人才阻攔於權利之外,既沒有參政地權力,也沒有政治上地地位。久而久之必然引起天下不服,於是不到百年,禮崩樂壞,各地舉起反旗,聲稱不願奉行禮樂愚民之道,周王朝派兵征伐,眾諸侯各懷私心,俱都不出力,戰事綿延不絕,周朝威信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