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百零三章 勾陳下界(二)(1 / 2)

張儀拜相後,積極為秦國謀劃。他采用連橫術迫使韓、魏太子來秦朝拜,並與公子華攻取魏國蒲陽。又遊說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使得魏國把上郡15縣,包括少梁一起獻給秦國。秦惠文君十三年,張儀又率軍攻取魏國的陝縣。這樣,黃河天險為秦所zhan有。

隨著秦國威勢的不斷增長,張儀輔佐秦惠文君於同年正式稱王,秦國國勢日益強盛。

為應對六國的合縱盟約,張儀與秦王約定,由自己先去魏國任相,設法使魏國首先背離合縱之約,與秦國結好。

到魏國之後,張儀向魏王指出,就算是親兄弟,也尚且會爭奪財產,更何況六國各有“計謀”,同盟不可能長久。魏國處於各國包圍之中,地勢平坦,無險可守,隻有依靠秦國,才能保證安全。但是魏王並沒有采納他的建議,於是張儀暗告秦王發兵攻魏。在他軟硬兼施、打拉結合的策略下,魏王終於背棄合縱之約,轉與秦國結盟,成為了依附秦國的帶頭羊。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秦惠王想攻伐齊國,但憂慮齊、楚結成聯盟,便派張儀入楚遊說楚懷王。張儀利誘楚懷王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裏。”楚懷王聽信此言,與齊斷絕關係,並派人入秦受地,張儀對楚使說:“儀與王約六裏,不聞六百裏。”楚國的使臣返回楚國,把張儀的話告訴了楚懷王,楚懷王一怒之下,興兵攻打秦國。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秦兵大敗楚軍於丹陽,虜楚將屈丐等70多人,攻占了楚的漢中,取地600裏,置漢中郡。這樣秦國的巴蜀與漢中連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國對秦國本土的威脅,也使秦國的疆土更加擴大,國力更加強盛。

張儀誑楚之後,又於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往楚、韓、齊、趙,燕等國進行遊說,使得五國連橫事秦。

於是,張儀運用雄辯的口才,詭譎的謀略,縱橫捭闔,外連衡而鬥諸侯,破除了蘇秦的合縱之計,奠定了秦國稱霸天下的基礎。而蘇秦和張儀這對仇家又是繼孫臏龐涓兩人之後的又一天下傳奇!

此後,經曆了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努力,蠶食三晉,席卷荊楚,已初露一統之端倪。

.............................................................................

魏國經魏惠王時代的消耗,國力匱乏,在秦、趙、楚、齊等大國的夾攻下,衰落了,魏惠王晚年,三晉當中趙肅侯已經取代魏國成為了三晉的領軍人。趙肅侯、趙武靈王父子一生征戰,使趙國雄踞北方有了跟秦國抗衡的資本。

秦昭王在位時,燕趙之相樂毅率三晉、秦、燕五國之兵而攻齊,陷齊70餘城,後田單雖複國,然田齊衰敗大勢已定。秦將白起出武關伐楚,次年攻入楚國腹地,陷郢都,楚卒潰敗不能戰,楚頃襄王遷都陳丘以避秦軍之鋒。自此齊、楚俱衰,天下已成秦、趙相爭之勢。

根據丞相範睢“遠交近攻”的戰略構想,秦國先後出兵攻占了魏國的懷、邢丘,迫使魏國親附於己。接著又大舉攻韓,先後攻取了陘、高平、少曲等地。並於公元前261年攻克野王,將韓國攔腰截為二段。消息傳來,韓國朝廷上下一片驚恐,趕忙遣使入秦,以獻上黨郡向秦求和。

然而,韓國的上黨太守馮亭卻不願獻地入秦,而是做出了獻上黨之地於趙的選擇。他的用意當然清楚:轉移秦軍鋒芒,促成趙、韓攜手,聯合抵禦秦國。

趙王目光短淺,在不計後果的情況下,接受平原君趙勝的建議,貪利受地,將上黨郡並入自己的版圖。趙國的這一舉動,無異於虎口奪食,引起秦國的極大不滿,秦、趙之間的矛盾因此而全麵激化了。範睢遂建議秦王乘機出兵攻趙。秦王便命令秦軍一部進攻韓國緱氏,直趨滎陽,威懾韓國,同時命令左庶長王齕率領大軍撲向趙國,攻打上黨。上黨趙軍兵力不敵,退守長平。

趙王聞報秦軍長驅東進,得地的喜悅早去了一半。隻好興師應戰,派遣大將廉頗率趙軍主力開往長平,企圖重新占據上黨。廉頗抵達長平後,即向秦軍發起攻擊。

遺憾的是,秦強趙弱,趙軍數戰不利,損失較大。廉頗不愧為一名明智的將帥,他鑒於實際情況,及時改變了戰略方針,轉取守勢,依托有利地形,築壘固守,以逸待勞,疲憊秦軍。廉頗的這一招很是奏效,秦軍的速決勢頭被抑製了,兩軍在長平一帶相持不決,一扛就是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