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4章 楊蔻蔻不是楊麗君(1 / 2)

在座的孫建國最年長,性格也熱情活絡,他提議建一個群,把長樂裏二十九號的後代都加進去,大家都在上海,以後有什麼事情也能互通有無,守望相助。

潘家寧舉手道:“單單隻有二十九號,未必太局限了,我也是長樂裏的後人,我曾祖父住長樂裏七十七號。”

孫建國眨眨眼:“七十七號,那就是潘家花園,小姑娘儂是潘大少的曾孫女吧,我見過儂曾祖父和曾祖母的。”

趙殿元忽然想到一件事,假如楊蔻蔻後來成了潘驕的妻子的話,她絕不會忘記二十九號的鄰居們,彼此間應該有互動才是啊,於是趕緊問孫建國,潘家大少奶奶有沒有來過二十九號,或者請二十九號的人去潘家花園做客。

孫建國凝神想了想,搖搖頭:“沒,從來沒有過,雖然解放了,但普通住戶和潘家花園還是兩個世界,老死不相往來的。”

潘家寧和趙殿元心有靈犀一點通,也頓覺這件事有些說不通,正好老爸發來微信,讓她去一家酒吧見錢伯伯,錢伯伯就是老爸那位在華師大曆史係做教授的老同學,要不是專業不對口,潘家寧就拜在他門下做研究生了。

老爸召喚,潘家寧隻能先退場,吳濤也站起身說我送你,潘家寧婉拒,讓他留下來陪大家繼續聊,又衝趙殿元揮揮手機,示意電話聯係,這才下樓打車,直奔約定地點。

大人們聚會的地方是一家茶室,流水潺潺,古樸幽靜。潘家寧在服務員引導下進了包間,老爸老媽對麵坐著一對中年夫婦,正是華師大的錢清源教授和夫人,潘家寧也見過幾次的,趕緊打招呼叫人,乖巧落座,聽大人們說話。

老爸老媽在言談中流露出要回上海的意思,年紀大了,快該退休了,為國家奉獻了一輩子,也該為自己、為兒女打算一下了。

“按照現在的政策,家寧的學曆可以落戶,但是房子不好解決,我計算過了,把西寧的兩套房子賣掉,也隻能付首付,新房子搖號中簽率很低,二手房吧,價格居高不下,內環的房子動輒七八百萬上千萬,唉……”老潘以一聲歎息結束,端起茶杯吹拂著熱氣。

錢教授說:“換一個思路考慮嘛,家寧過幾年結婚,男方出一半,這壓力不就減輕了百分之五十,如果找一個上海男孩,家裏有房子的那種,就更好了。”

老潘說:“道理是這麼說,可我們老兩口也要住啊,總不能一直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那樣討人嫌的。”

四個大人從上海的房價聊到職稱評定、退休年齡,聽得潘家寧哈欠連天。正當她預謀找個借口先走的時候,戲肉來了,老潘拿出一個密碼箱來,打開箱蓋,裏麵裝滿了頗具年代感的日記本,封皮磨損,紙張泛黃,各式各樣不下幾十本。

“這些是我祖母留下的,隻是其中一部分,五十年代後期的都不在了,應該是她自己付之一炬了,希望能給你的研究工作帶來幫助。”老潘將密碼箱調個個,推到錢清源麵前,活像是進行交易的大毒梟。

潘家寧愕然,她怎麼不知道家裏還有這些寶貝,怎麼就要交給錢伯伯,如此珍貴之物難道不應該自家留著作紀念嗎。

“我可以看看嗎?”潘家寧問道。

“當然,這是你曾祖母的東西,你看看吧,看看她老人家的字,再看看你的字,寫得像狗爬一樣。”老潘笑道。其實潘家寧的硬筆書法並不差,有些家長就喜歡通過貶低來激勵兒女進步,這是他們的教育方式。

潘家寧隨手拿了一本藍色布麵的日記本翻開,不得不說曾祖母的書法確實不錯,但這不是她關注的重點,她找的是寫下日記的時間。

曾祖母楊麗君是慈溪書香門第的小姐,受過良好的教育,她的文字凝練幹脆,日記也不是每天都記錄,而是每隔一段時間總結一次,隻記大事,不記雞毛蒜皮的小事。從字裏行間可以看得出,楊麗君在根據地從事婦女教育工作,看時間是一九四七年。

潘家寧放下這本,再拿起一本翻看,就這樣翻了七八本,終於找到一九四二年的了,她的心髒開始劇烈跳動,往前翻了十幾頁,停在五六月份時間,卻看到記錄上滿篇都是整風運動。

這就奇怪了,按理說這個時間楊蔻蔻應該在上海,和趙殿元在一起啊,怎麼會在延安呢,她繼續往前翻,在四個大人的目光注視下,旁若無人地查找著證據,終於在一本紅色緞子麵日記本上看到了民國三十年的字樣,轉換為公曆就是一九四一年,楊蔻蔻與趙殿元初相遇的時間。

這一本上的文字和後幾年的截然不同,寫滿了小兒女纏綿悱惻的心事,恨嫁、幽怨、傷春悲秋,甚至還做了幾首詩詞。

潘家寧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文字,這一段是這樣記錄的:

昨日抵滬,伺機遁走,秋雨瑟瑟,舉目無親,幸得好心人相助,於陋室棲身一晚。今日與同學會合,萬幸至極,乘車北上,投奔革命聖地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