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6章 夢幻大單(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既然錢教授主動提起來,那潘家寧就不客氣了,她說奶奶,錢伯伯你們相信有活化石一樣的人嗎,看起來像是年輕人,內心卻一百多歲了,觀念、記憶全都停留在很久以前。

錢清源說:“這種人是存在的,在美國和加拿大安大略地區,有一個族群叫阿米什人,他們是基督教再洗禮教派門諾會的信徒,生活方式就停留在十九世紀,拒絕一切現代的生活方式,不用手機,不用電腦,不開汽車,不當兵,不買保險,也不享受社會福利,連他們的衣服都停留在一百多年前,活像是從曆史中穿越過來的人。”

潘家寧趕忙解釋:“我這位朋友不是這種,我剛見到他時,他一身中古裝扮,就是四十年代的打扮,發型也是年代感足足……”

錢清源說:“這種也有,日本有個女青年,就喜歡三十年代的穿著打扮,英國有個男青年,喜歡維多利亞時期的服裝,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堅持這樣穿戴,算是雅趣吧,你這位朋友想必也是如此,有積極正麵的愛好是好事,總比追星強,哈哈。”

“其實……”潘家寧還想分辨,但在演講欲超強的教授麵前她根本沒有說話的機會,錢清源興頭上來能連說四五個鍾頭不帶停的,旁征博引、插科打諢,絕對精彩絕倫,要不然也不會上百家講壇了,這會兒並不是在課堂上,聽眾也隻有一個,他的動力沒那麼強勁,隻是口若懸河地講了十五分鍾而已,主題還是近代史研究。

“口述史很重要,曆史上有很多可歌可泣、令人激動的場景事件,但當事人並不具備記錄下來的條件,即便記錄,也是在個人的日記本裏,還有記憶深處,是很難進行傳播的。作為研究者,我們的責任就在於此,挖掘、記錄、整理那不為人知的故事,公之於眾,比如我母親年幼時就曾經曆過一個事件,這是任何文獻上都沒有記錄的,我準備記錄下來,其實我是打算拍一部紀錄片的,這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你能想象在一九四二年的上海閘北,一名黃包車夫振臂一呼,上千個車夫呼應,連夜將一座工廠搬走的事情嗎,這是我母親的親身經曆,特別傳奇,特別感人……”

坐在躺椅上的老太太微笑著頷首。

潘家寧舉手道:“我知道我知道,振臂一呼的叫阿貴,他很可憐,車子被人霸占了,後來孩子也沒了,幫助搬廠的還有地下黨曹先生,當然也少不了核心人物趙殿元。”

老太太麵露狐疑之色,錢教授愣了愣,因為這段曆史鮮為人知,知情者早就作古了,自己記錄的文字也並未對外公開,這小姑娘是怎麼知道得如此具體,甚至比自己掌握的還要具體,因為錢教授是從母親的口述中得到這個故事的,但當時他的母親也不過是個六七歲的小姑娘,隻記得大致的走向脈絡,人物姓名是沒有的。

錢教授看向母親,老太太搖了搖頭:“太久遠了,記不清楚了。”

這很正常,在她漫長的人生中,前麵六七年經曆的事情會因為更多的、更重要的記憶積壓變得模糊甚至淡忘,能記得大體內容都算不錯了。

“那趙殿元這個名字您還記得嗎?”潘家寧目光炯炯看著老太太,期待著答案。

老太太凝神想了一會兒,還是搖搖頭。

潘家寧當即給趙殿元打電話,問了他幾個問題,掛了電話說:“那我說兩個名字,您看看記憶中有沒有,一個人叫韓美玲,一個人叫韓讚臣。”

老太太挺直了腰杆,表情肅然。韓美玲是她十歲之前的名字,一九四六年之後就不再用了,連去世的老伴都不知道這個名字的存在,遑論兒子,而韓讚臣則是自己父親的曾用名,同樣不為人知,這個女孩子如何脫口而出?

潘家寧接著說:“一九四二年初,韓讚臣在閘北天通庵路和會館路交叉的位置開了一家造紙廠,收廢紙打紙漿生產白報紙,生意很好,被奸人覬覦,韓老板身陷囹圄,還不是一般的監牢,而是臭名昭著的極司菲爾路七十六號魔窟,是廠裏一個叫趙殿元的電工,帶著韓夫人以及韓老板六歲的女兒韓美玲前去營救,結果趙殿元也被抓了進去,曆經幾次生死磨難才逃出來,最終韓老板還是獲釋了,靠的是一位叫何霜的女士。錢教授,您是研究曆史的,這個名字您一定很清楚。”

錢清源點點頭,何霜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他當然知道,隻是沒料到何霜竟然和自家祖輩也有關聯,雖然他對不上具體名字,但是光憑閘北造紙廠就知道,潘家寧講述的是外公家的故事。

一個二十四五歲的女生,是編不出這樣精確的故事的,這故事一定是別人告訴她的,如果沒猜錯,這個人一定是曆史研究者,甚至是親曆者。錢教授大感興趣,再次邀請潘家寧的活化石朋友來做客,如果有時間的話,現在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