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8章 故園驚夢(2 / 2)

這下老潘可犯了難,潘家花園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就不屬於潘家了,可不是想去就去的地方,他俯下身子勸解父親,就算是溥儀想回紫禁城看看也得買票,現在那地方不是咱們家,不是想去白相就能白相的。

就在老人發作的前一秒,潘家寧說話了:“我有辦法。”

……

在孫女的努力下,老人終於回到闊別六十五年的故園。輪椅停在龍柏樹下,老人喃喃自語著什麼,老潘側耳聽了翻譯出來:“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潘家寧鼓掌叫好,瞥一眼旁邊,用胳膊肘碰了碰趙殿元,後者會意也跟著鼓掌,老人如頑童,得了病的老人更像孩子,是需要哄的。

家寧媽隻顧看著整修中的洋樓讚歎:“這不能叫洋房,這得叫公館,這院子真大,停十輛車都沒問題,我聽說這邊車位的價格都漲到五十萬了,有錢還買不到呢,你們家以前就住這裏啊,真不小。”

老潘自豪起來:“什麼話,潘家花園可是滬上有名的花園洋房,是咱家,別你們你們的。”

家寧媽說:“和我沒關係,我沒享受過資本家的大宅子,不過你們家老奶奶也真是,為什麼一定要捐獻呢,又不是偷來搶來的,還不如那些走掉的人呢,九十年代拿著老地契回來,政府照樣認賬,都發還給原房主的後代了。”

老潘說:“性質不同,你說的那些人是資本家,而我的爺爺奶奶都是正宗的革命者,曾祖母這麼做肯定是他們倆做工作的結果,做表率嘛。再說了,不捐獻也不行啊,那個年代,再住在這樣的地方不是與廣大人民為敵嗎。”

兩口子在這邊聊著,那邊龍柏樹下,潘家寧蹲在輪椅旁和爺爺說話。或許是許久沒見孫女了,老人興致很高,喋喋不休地說著什麼,潘家寧能聽懂他的話,向趙殿元翻譯說:“爺爺在講小時候的故事,他說自己有一個孿生弟弟叫潘安,打仗的時候遭遇敵人掃蕩,為了避免暴露位置大家一起遭殃,這個弟弟是被母親親手捂死的。”

這種慘烈的曆史細節通常隻有在口述史裏才能看到,親耳聽當事人講述的感覺又不一樣,對比之下趙殿元忽然覺得潘驕和楊麗君伉儷,比自己和蔻蔻經曆得更艱險悲壯。

“爺爺因為生在延安所以取名潘延。”潘家寧知道趙殿元對潘家的曆史感興趣,這段時間她也做了不少功課,趁著爺爺在場,一並講述出來。當年潘驕化名水橋,和楊麗君在延安相識相愛,兩人並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直到解放戰爭勝利,兩人一起奔赴上海新的工作崗位,才知道原來彼此早年有過婚約。

“爺爺是一九四二年出生,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隨部隊南下來到上海時不過七歲而已,當時為了更好地融入工商界開展工作,曾祖住進了潘家花園,在這裏生活了大概六七年的時間,就……身陷囹圄了。”

那邊老潘在招手:“家寧,過來一下。”

潘家寧讓趙殿元守著爺爺,顛顛跑了過去,老爸拉著她背轉身子,壓低聲音問:“那小子現在做什麼職業?”

“爸,您可真是沒大沒小,連錢伯伯都認可他的身份,錢伯伯的母親總不會幫著他作假吧,論輩分,您得喊他爺爺。”

“荒謬。”老潘搖頭,“這或許是一個高明的騙術,騙得了別人,騙不了我,他一定是有所圖的。”

潘家寧反問道:“那人家圖什麼呢?”

老潘眼皮一翻:“圖我女兒。”

潘家寧無語了,看向趙殿元和爺爺,一老一少在龍柏樹下對話,說的什麼聽不清楚。

趙殿元覺得老人看著自己的眼神有些怪異,蹲下來問道:“你認識我嗎?”

“你是劉同誌。”老人口齒含糊地說道,“劉同誌,來家裏做過客的。”

“不過小夥子看起來倒也不太像壞人。”老潘又找補了一句,“他沒有正式工作的話,咱家可以請他照顧你爺爺,肯定比外麵的護工可靠,一天給他二百塊錢還不行嗎?”

潘家寧白了一眼,心說人家身家五百萬,稀罕你一天二百了,但還是忍住了,多增加互動了解是好事,回頭自己還得勸趙殿元接受這份工作呢。

潘家花園正在進行內部整修,無法進入室內緬懷,一家人在花園裏轉了轉就回去了。路上潘家寧提了一嘴做護工的事兒,趙殿元當即答應,於是老潘將父親交托給小趙,帶著老婆孩子走親戚去了,去浦東濰坊路探望家寧外婆。

瑞金醫院病房裏,趙殿元服侍老人家躺下,來到走廊,拿出一張身份證審視著。這是一張真的假身份證,是孫嘉幫自己搞到的,230400打頭的黑龍江鶴崗身份證,照片上的人和自己略有相似,名字叫劉放歌。

無處不在的老劉、劉叔叔、劉同誌究竟是誰,他充滿了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