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章 取舍智慧:學會選擇,懂得放棄(2 / 3)

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著汗水:“快樂也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呀!”富翁頓時開悟:自己背負那麼重的珠寶,老怕別人搶,總怕別人暗害,整日憂心仲忡,快樂從何而來於是富翁將珠寶、錢財接濟窮人,專做善事,慈悲為懷,這樣滋潤了他的心靈,他也嚐到了快樂的味道。

時下,人們成天名韁利鎖纏身,何有快樂成天陷入你爭我奪的境地,快樂從何而言成天心事重重,陰霾不開,快樂又在哪裏成天小肚雞腸,心胸如豆,無法開豁,快樂又何處去尋

非洲土人用一種奇特的狩獵方法捕捉狒狒:在一個固定的小木盒裏麵,裝上狒狒愛吃的堅果,盒子上開一個小口,剛好夠狒狒的前爪伸進去,狒狒一旦抓住堅果,爪子就抽不出來了,人們常常用這種方法捉到狒狒。因為狒狒有一種習性,不肯放下已經到手的東西。

人們總會嘲笑狒狒的愚蠢:為什麼不鬆開爪子放下堅果逃命但審視一下我們自己,也許就會發現,並不是隻有狒狒才會犯這樣的錯誤。

因為放不下到手的職務、待遇,有些人整天東奔西跑,荒廢了正當的工作;因為放不下誘人的錢財,有人費盡心思,結果常常作繭自縛;因為放不下對權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熱衷於溜須拍馬、行賄受賄,不惜丟掉人格的尊嚴,一旦事情敗露,後悔莫及……

“放下就是快樂”是一個開心果,是一粒解煩丹,是一道歡喜禪。隻要你心無掛礙,什麼都看得開、放得下,何愁沒有快樂的春鶯在啼鳴,何愁沒有快樂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沒有快樂的白雲在飄蕩,何愁沒有快樂的鮮花在綻放!

懂得放棄享樂,才能收獲成就

人生有失必有得,如果你選擇了享受,那麼你注定隻會庸碌一生,無所作為。

深山裏有兩塊石頭,第一塊石頭對第二塊石頭說:

“去經一經路途的艱險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夠搏一搏,不枉來此世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塊石頭嗤之以鼻,“安坐高處一覽眾山小,周圍花團錦簇,誰會那麼愚蠢地在享樂和磨難之間選擇後者,再說那路途的艱險磨難會讓我粉身碎骨的!”

於是,第一塊石頭隨山溪滾湧而下,曆盡了風雨和大自然的磨難,它依然義無反顧執著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塊石頭譏諷地笑了,它在高山上享受著安逸和幸福,享受著周圍花草簇擁的暢意抒懷,享受著盤古開天辟地時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觀。

許多年以後,飽經風霜曆盡塵世之千錘百煉的第一塊石頭和它的家族已經成了世間的珍品、石藝的奇葩,被千萬人讚美稱頌,享盡了人間的富貴榮華。第二塊石頭知道後,有些後悔當初,現在它想投入到世間風塵的洗禮中,然後得到像第一塊石頭擁有的成功和高貴,可是一想到要經曆那麼多的坎坷和磨難,甚至瘡痍滿目、傷痕累累,還有粉身碎骨的危險,便又退縮了。

一天,人們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藝的奇葩,準備為它修建一座精美別致、氣勢雄偉的博物館,建造材料全部用石頭。於是,他們來到高山上,把第二塊石頭粉了身碎了骨,給第一塊石頭蓋起了房子。

第一塊石頭,選擇了艱難坎珂,雖然失卻了享樂的機會,但它最終成了珍品,成了石藝的奇葩,隻可惜第二塊石頭,不僅最後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而且成了廢物。

活著就是幸福,好好珍惜鮮活的生命

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雲煙,榮華富貴也不過是空夢一場,最重要的是活著,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一位名人去世了,朋友們都來參加他的追悼會。昔日前呼後擁、香車寶馬的名人躺在骨灰盒裏,百萬家財不再屬於他,寬敞的樓房也不再屬於他,他所擁有的隻有一個骨灰盒大小的空間,山珍海味澆灌的肚子也化成了一把灰燼。

從名人的追悼會上回來,幾乎每一個人都會產生看破紅塵的念頭,那麼聰明的一個人,那麼會算計的一個人,每一個與他鬥的人最終都敗下陣來,可是他鬥來鬥去也鬥不過命。撒手人寰以後,一切都是空。

人們想:趁現在好好活著吧,活著就是幸福,你看名人的遺孀那副淚水漣漣的樣子!什麼名呀利呀,權呀勢呀,轟轟烈烈了一世,最後還不是一個人孤零零地走路以前踩著那麼多人的肩膀向上爬,得罪了那麼多人,值麼

追悼會是一次洗禮。從死亡的身邊經過以後,才知道活著是怎麼回事。回到家以後,一定給我的死對頭打個電話,讓我們言歸於好吧,讓我們好好珍惜現在鮮活的生命。

路上堵車,堵了好長時間。汽車喇叭一個勁地狂按。車外是揚塵的街道,囂喧的人群。心情漸漸浮躁起來,直想罵娘。忽然想起今天晚上又要加班,那個可惡的上司又要刁難自己,那個幸災樂禍的死對頭又要竊笑。去他的吧!

明天還是要忙忙碌碌地奔波,勾心鬥角地生活。

一邊是死亡的震撼,一邊是活著的瑣碎,我們很容易被死亡所震撼,然而我們更容易被活著的瑣碎所淹沒。不要去在意那些繁雜的糾葛,活著就是幸福,讓我們好好珍惜現在鮮活的生命。

找準你的位置,成為最優秀的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標準可以說明你活得很好,請記住: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就能成為最優秀的自己。

英國著名詩人濟慈本來是學醫的,後來他發現自己有寫詩的才能,就當機立斷,放棄了醫學,把自己的整個生命投入到詩歌中。他雖然隻活了二十幾歲,但他為人類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馬克思年輕時曾想做個詩人,也曾經努力寫過一些詩(後來他自稱是胡鬧的東西),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的長處和興趣並不在這裏,便毅然放棄做個詩人的夢想,轉到社會科研上麵去了。如果他們兩個人都不認識自己,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那麼英國至多不過增加了一位庸醫,而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也肯定要失去一顆耀眼的明星。

伽利略是被迫去學醫的。當他被迫學習解剖學和生理學的時候,他偷偷地研究複雜的數學問題,當他從比薩教堂的鍾擺發現鍾擺原理的時候才18歲。

羅大佑的《童年》、《戀曲1990》等經典歌曲影響和感動了一代人。羅大佑起初是學醫的,後來他發覺自己對音樂情有獨鍾,所以他棄醫從樂,他的選擇是對的。

俄羅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奧多爾夏賓19歲的時候,來到喀山市的劇院經理處,他準備加入合唱隊。但他正處在變音階段,結果沒被錄取。過了七年,他已成了著名歌唱家。一次他認識了高爾基,向他談了自己青年時代的遭遇,高爾基聽了,出乎意料地笑了,原來就在那個時候,他也想成為該劇團的一名合唱演員並被選中了,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他根本沒有唱歌的天賦,於是退出了合唱隊。

離斯特拉福德鎮不遠有一座貴族宅邸,主人是托馬斯·路希爵士。有一天,剛二十出頭的莎士比亞夥同鎮上幾名好事之徒,溜進爵士的花園,開槍打死了一頭鹿。結果莎士比亞被當場抓住,在管家的房間裏被囚禁了一夜。莎士比亞在這一晝夜間受盡汙辱,釋放後便寫了一首尖刻的諷刺詩,貼在花園的門上。這下子惹得爵士火冒三丈,揚言要訴諸法律嚴懲那個寫歪詩的偷鹿賊。於是莎士比亞在家鄉呆不下去了,隻好走上去倫敦的途程。

正如作家華盛頓·歐文所說:“從此斯特拉福德鎮失去了一個手藝不高的梳羊毛的人,而全世界卻獲得了一位不朽的詩人。”

所謂“不在一顆樹上吊死”即不必認死理,隻要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就能活出自己的風采!

此路如若不通,就該換條路試試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很多時候,埋沒天才的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成功的路徑不止一個,不要循規蹈矩,更不要放棄成功的信心,此路不通,就該換條路試試。

有一個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立誌要讀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研究生。三大部《中國金融史》幾乎被他翻爛了,可是連考數年都未考中。然而,在這期間不斷有朋友拿一些古錢向他請教,起初他還能細心解釋,不厭其煩。後來,問的人實在太多了,他索性編了一冊《中國曆代錢幣說明》,一是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一是為了給朋友提供方便。是年,他依舊沒有考上研究生,但是,他的那冊《中國曆代錢幣說明》卻被一位書商看中,第一次就印了一萬冊,當年銷售一空。現在這位朋友已經是中產階級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奮力拚搏,但卻不是每個人的願望和理想都能實現。那些搏擊一世卻未獲成功的人,會不會是因為他生命中真正精華的部分被自以為“不是最好的”,而從未得以展示呢

李宇明是華中師大的年輕教授,剛結婚不久,妻子就因為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成了臥床不起的病人。生下女兒後,妻子的病情又加重了。麵對常年臥床的妻子、剛剛降生的女兒、還沒開頭的事業,李宇明矛盾重重,一天,他突然想到,能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兒童語言的研究上呢?從此,妻子成了最佳合作夥伴,剛出生的女兒則成了最好的研究對象。家裏處處都是小紙片和鉛筆頭,女兒一發音,他們立刻作最原始的記載,同時每周一次用錄音帶錄下文字難以描摹的聲音。就這樣堅持了6年,到女兒上學時,他和妻子開創一項世界紀錄:掌握了從出生到6歲半之間兒童語言發展的原始資料,而國外此項紀錄最長的隻到3歲。1991年,李宇明的《漢族兒童問句係統控微》的出版,在國內外語言界引起了震動。

隻有看得長遠,才知道自己行進的方向

人最容易被眼前利益所迷惑,而失去了長遠利益不要被微小的成就所誘惑,因為那樣會使你安於微小。

美國第九位總統威廉·享利·哈裏森小時候曾有一段時間被人認為很傻。為什麼呢鄰居們做過這樣的試驗:拿出一個五分的硬幣和一個十分的硬幣,讓小哈裏森從裏頭挑一個,小哈裏森每次都拿那個五分的。每次都屢試不爽,大家均以此為樂。

一個外地人路過此地,聽說這件事後,感到很奇怪,於是親自試驗了一回,果然和大家說的一樣。外地人仔細觀察小哈裏森的言行後,拍拍他的肩膀笑著說:“小朋友,你一點也不傻,你很聰明。”小哈裏森也笑了。外地人沒有再說什麼就走了,鄰居們都感到有些納悶。

後來,終於有人想明白了為什麼:如果小哈裏森拿了十分的硬幣,下次就不會有人去做這樣的試驗了,他每次五分的收入就將終止。小哈裏森原來是棄眼前的小利來保留長遠的利益,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長遠眼光,可真了不起!鄰居們都讚歎不已。

一個人在成功的道路上要能走遠,首先他得站得高,看得遠。隻有看得長遠,他才能對自己以後要做的事情心裏有底,才知道自己行進的方向,以及需要為此采取什麼樣的行動。

眼光長遠的人往往不容易被眼前的得失所迷惑。有很多成功人士的例子都說明了這一點。他們有的麵臨著金錢的誘惑,有的經曆了困境的阻撓。但他們往往能夠執著於自己的夢想,從而擺脫眼前利益的誘惑,衝破困境的束縛。因為他們能夠很清楚地看到未來的圖景,所以他們能意誌堅定,矢誌不移。

短視者隻能迎接失敗,即使他們曾經擁有過很優越的條件。他們往往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在透支享受今天的同時,忘記或忽略了給明天播種,最後隻能被明天拋棄。

眼前的利益或許更具誘惑力,但你必須知道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也許你暫時地失去了眼前的利益,但是你卻能在未來的日子裏收獲甚豐。

所以,眼光長遠的人往往能走在時代的前沿。他能看見別人所不能看見的東西,掌握事物發展的未來趨勢,因而能先行一步。在我們這個競爭日趨激烈、創業變得很艱難的時代裏,這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

過程雖然辛苦,重要的是領悟人生的真諦

萊克曾說:“追求真理的過程,勝於重視真理本身。”過程是美麗的,人隻有在經曆過程中,才會享受到樂趣和激情。

結果固然重要,但為了想像中的結果就放棄一切是愚蠢的。

在這個講究時效的時代,每幹完一件事,人們總先問結果怎麼樣。

“認識你眼前的東西,那麼隱藏的東西也會顯示在你眼前。”很多人因為結果未卜就放棄許多事,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機會。有的人雖然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但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因為他們相信:隻要用心去幹,就不會失敗。

“天空沒有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結果不應該成為我們前進的枷鎖,過程才是推動我們向前邁步的動力。

畢田出生在一個醫生世家,他在上學期間,對醫學研究專心致誌,並且積極從事實踐活動。

父親對畢田的表現很滿意,經常對他說:“看呢,我們又多了一名優秀的醫生。”

但過了一段時間,畢田對這項職業失去了興趣,轉而決心去外地求學,想成為名律師。臨行前,父親心痛地問:“你為什麼放棄燦爛的前程,又從零開始呢”

畢田說:“前程我不感興趣,我需要的是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