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往事如“煙”(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從家族史的意義上說,抽煙沒有遺傳。雖然我父親抽煙,我也抽過煙,但在煙上我們沒有基因關係。我曾經大抽其煙,我兒子卻絕不沾煙,兒子堅定地認為不抽煙是一種文明。看來個人的煙史是一段絕對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而且在開始成為煙民時,就像好小說那樣,各自還都有一個“非凡”的開頭。

記得上小學時,我做肺部的X光透視檢查。醫生一看我肺部的影像,竟然朝我瞪大雙眼,那神氣好像發現了奇跡。他對我說:“你的肺簡直跟玻璃的一樣,太幹淨太透亮了。記住,孩子,長大可絕對不要吸煙!”

可是,後來步入艱難的社會。我從事仿製古畫的單位倒閉。我必須為一家塑料印刷的小作坊跑業務,天天像沿街乞討一樣,鑽進一家家工廠去尋找活計。而接洽業務,打開局麵,與對方溝通,先要敬上一支煙。煙是市井中一把打開對方大門的鑰匙。可最初我敬上煙時,卻隻是看著對方抽,自己不抽。這樣反而倒有些尷尬。敬煙成了生硬的“送禮”。於是,我便硬著頭皮開始了抽煙的生涯。為了敬煙而吸煙。應該說,我抽煙完全是被迫的。

兒時,那位醫生叮囑我的話,那句金玉良言,我至今未忘。但生活的警句常常被生活本身擊碎。因為現實總是至高無上的。甚至還會叫真理甘拜下風。當然,如果說起我對生活嚴酷性的體驗,這還隻是九牛一毛呢!

古人以為詩人離不開酒,酒後的放縱會給詩人招來意外的靈感;今人以為作家的寫作離不開煙,看看他們寫作時腦袋頂上那紛紜繚繞的煙縷,多麼像他們頭腦中翻滾的思緒嗬。但這全是誤解!好的詩句都是在清明的頭腦中跳躍出來的;而“無煙作家”也一樣寫出大作品。

他們並不是為了寫作才抽煙。他們隻是寫作時也要抽煙而已。

真正的煙民全都是無時不抽的。

他們閑時抽,忙時抽;舒服時抽,疲乏時抽;苦悶時抽,興奮時抽;一個人時抽,一群人更抽;喝茶時抽,喝酒時抽;飯前抽幾口,飯後抽一支;睡前抽幾口,醒來抽一支。右手空著時用右手抽,右手忙著時用左手抽。如果坐著抽,走著抽,躺著也抽,那一準是頭一流的煙民。記得我在自己煙史的高峰期,半夜起來還要點上煙,抽半支,再睡。我們誤以為煙有消閑、解悶、鎮定、提神和助興的功能,其實不然。對於煙民來說,不過是這無時不伴隨著他們的小小的煙卷,參與了他們大大小小一切的人生苦樂罷了。

我至今記得父親總躲在屋角不停地抽煙。那個濃煙包裹著的一動不動的蜷曲的身影,是我見到過的世間最愁苦的形象。煙,到底是消解了還是加重他了的憂愁和抑鬱?

那麼,人們的煙癮又是從何而來?

煙癮來自煙的魅力。我看煙的魅力,就是在你把一支雪白和嶄新的煙卷從煙盒抽出來,性感地夾在唇間,點上,然後深深地將霧化了的帶著刺激性香味的煙絲吸入身體而略感精神一爽的那一刻。即抽第一口煙的那一刻。隨後,便是這吸煙動作的不斷重複。而煙的魅力在這不斷重複的吸煙中消失。

其實,世界上大部分事物的魅力,都在這最初接觸的那一刻。

我們總想去再感受一下那一刻,於是就有了癮。所以說,煙癮就是不斷燃起的“抽上一口”——也就是第一口煙的欲求。這第一口之後再吸下去,就成了一種毫無意義的習慣性的行為。我的一位好友張賢亮深諳此理,所以他每次點上煙,抽上兩三口,就把煙按死在煙缸裏。有人說,他才是最懂得抽煙的。他抽煙一如賞煙。並說他是“最高品位的煙民”。但也有人說,這第一口所受尼古丁的傷害最大,最具衝擊性,所以笑稱他是“自殘意識最清醒的煙鬼”。但是,不管怎麼樣,煙最終留給我們的是發黃的牙和夾煙卷的手指,熏黑的肺,咳嗽和痰喘,還有難以謝絕的煙癮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