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思想與行動(1 / 1)

在巴黎羅丹紀念館靜謐的院中,我舉著一把黑布傘凝視著那座世人皆知的思想者的雕像。細密的秋雨淋著他銅綠色赤裸的肩背,亮光光寒冷的雨水沿著他的臂膀和手流到雙腿上,但他一動不動,緊張的思想使他忘卻一切。於是,在我眼裏,它不再是一個沉思的人,而是思想本身。它是擬人化的思想的形象。

《思想者》是對思想的頌歌。

人類社會隻要還在進步,就需要思想。人類靠著自己的思想穿過一道道生活的迷霧從曆史走到今天。但今天的迷霧隻有靠今天產生的思想廓清。二十世紀身陷貧窮的中國人不可能有當今被淹沒在汪洋大海般物欲中的困惑。因此一切真正有價值的思想都來源於對現存世界的懷疑。它的本質,即是批判性的,又是創造性的。思想永遠是一種先覺的社會理性。

思想是被現實的困境逼迫出來的。它不是空想聯翩與向壁虛構。它與活生生的現實對話,還一定要作用於現實之中,影響和改變現實。那麼誰是思想的實踐或實現者呢?

在曆史上用行動去完成自己思想的人大多是政治家。或許有人說,政治家可以使用手中的權力,文化人手中卻隻有一支筆。所以在常人眼中,文化人隻能是發發議論和牢騷、大聲呼籲乃至做個宣言而已。可是,晚年的托爾斯泰為什麼要離開在亞斯細亞波利納亞莊園極其舒適的生活,頻繁而焦灼地介入社會事件,甚至去做災民調查?他似乎連文學也放棄了。

思想是現實的渴望。它不是精神的奢侈品。它必須返回到現實中去。最好的實踐者是思想者本人。特別是我們關於經濟全球化中本土文化命運的思考,一直與本土文化載體的大量消失在同一時間裏。我們等待誰去援救那些在田野中稍縱即逝、呻吟不已的珍貴的本土文明?所以行動者一定是我們自己。

這不是被動的行動。它是思想的一部分。

所以我說,我喜歡行動。不喜歡氣球那樣的腦袋,花花綠綠飄在空中。我喜歡有足的大腦,喜歡思想直通大地,觸動大地。不管是風風火火搶救一片在推土機前顫抖著的曆史街區,還是孤寂地踏入田野深處尋覓曆史文明的活化石。唯有此時,可以同時感受到行動的意義和思想的力量。

行動使我們看到自己的思想。充實、修正和鞏固我們的思想。我們信奉自己的思想,並不是狂妄自大和自以為是,而是因為這些思想在現實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驗證與吻合。這一切都必須經過自己的行動。

因此多年來,我一直是邊思考邊行動。我喜歡這樣的感覺:

在行動中思考。使思想更富於血肉,更具生命感。隨時可以在思想中觸摸到現實的脈搏;

在思考中行動。使足尖有方向感,使行動更準確和深刻,並讓思想在現實中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