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6章 家族秘辛(1 / 3)

楊瑞父母都沒有在孩子跟前兒扯家長裏短的習慣。

以至於楊瑞哪怕對自家的一些“事兒”多知之甚少,但今天老爸顯然覺得有些事情,讓楊瑞了解個通透才好。

老爹說,姥爺在的時候,多少有些偏幫二舅,這事兒楊瑞也知道。

因為相對於大舅的辦事幹練、為人四海,二舅相對老實木訥。

所以,在很早的時候姥爺就決定將自己的住房就留給二舅。

對於這一點,全家人都是沒意見的。

而矛盾的起因,則是因為振華路商業街上的一處網點房。

大舅早年在印刷廠擔任總經理,改製以後因為手裏有客源,就自己弄了家小印刷廠,生意一直不錯。很小的時候,大舅在楊瑞眼裏就是“老板”的代名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九幾年時,大舅手裏如半頭磚一樣的摩托羅拉大哥大。

而當時的二舅,則隻是在一家半死不活的國營企業蹉跎著。

大姨和姨夫兩口子屬於比較能折騰的,幹過早餐,養過鸚鵡,但一直都是停留在折騰階段,最後在姥爺的建議下,選定了辦公用品這個行業。從最初租用一處居民小區的一樓,到買下來,足見這個行業的利潤並不比想象中的小。

用姥爺當年的話來說,那就是所有公司企業都少不得要用耗材。在九十年代,私營的辦公耗材公司是極少的,市場卻是很大,這也算占了個先機吧。加上滿家子人都在國有企業上班,大小不論,也能跟辦公室的人說上話,在全家人的協助下,能提供送貨上門的這家小公司,慢慢的成長起來。

“以前,我還騎著自行車從滄口跑到市南去幫你姨夫送貨。”

這是老爸的原話,楊瑞也相信老爸能幹出這種隻付出,不求什麼回報的事兒來。

同一時間段,楊瑞的老媽、三姨、小姨也都是企事業單位的普通職工而已。

因為大舅和大姨的生意漸漸走上正軌,相應的就是規模的擴大。

本著用熟不用生的原則,不管是大舅還是大姨,都對家裏的兄弟姊妹開始了遊說。希望他們能放棄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來幫他們幹。

小姨跟小姨夫同是油漆廠的職工,單位效益並不好,所以下來也就下來了。三姨是印染廠廠辦幼兒園的老師,下來同樣沒有問題。

但二舅的單位雖然效益一般,卻是經營著蔬菜副食的批發,屬於不賺錢也餓不死的那種。

而楊瑞老媽則是在公交公司,老爸在房管局,屬於相對不錯單位,二舅怎麼想的當時他們不知道,但楊瑞爸媽當初因為觀念問題,沒有舍得放棄鐵飯碗,但表示有用得著的地方,也會出出力的。

不知道是大舅還是大姨用了什麼樣的方法,最終說動了二舅,給他辦了停薪留職,一起下了海。

聽老爸講到這裏,如果不知道後續發生了什麼,這甚至就是一個家族興旺的開始。

可畢竟人心這種東西,是世界上最難測的。哪怕是親戚,哪怕是親兄弟姐妹。

沒錢的時候,大家都想有錢,而漸漸有了點錢之後,就想更有錢。

但收入就那麼多,人卻是不少的,怎麼辦?

先是跟大舅一起做印刷廠的小姨夫,因為大舅在利益分配上過於苛刻,忍無可忍地小姨夫與之決裂,到目前為止除了打招呼,再無多餘一句話。

大姨這邊尚好,生意越做越大,店也從原本李滄區的閉塞居民小區,搬到了市南沿海一線,還一開就兩個,同時在李滄買下一處網點作為北部市區的橋頭堡,將公司業務覆蓋整個兒C城市區。

二舅下來之後,最初是幫著大姨經營著北部那家辦公用品店。當初大姨說的很好,這家店就全給二舅經營,她每個月隻收市價的房租。二舅為人老實,妹妹既然這麼說,他也沒啥意見,幹唄?

可是幹了兩年,因為大姨覺得放棄市區北部的市場有些可惜,加上投資炒股多有虧損,便又將二舅所經營的店給要了回去。

二舅沒招,盡管心裏有些不忿,卻也隻能退出來。還好當初他辦的隻是停薪留職而不是完全的辭職,大不了再回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