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5章 學曆(1 / 2)

“真假?這麼高大上?”

聽老吳這麼說,楊瑞有些驚訝。

“自然是真的,要是你想去聽聽,我就給把他電話給你,你聯係他。”老吳笑笑,說著。

“我能去?要求好像挺高的吧。”

在楊瑞的概念裏,EMBA是工商管理學碩士的培訓課程,報名的話至少得本科學曆吧?奈何他僅僅隻有專科文憑,怕是報名人家都不見得樂意收他。

“嗬嗬,你想多了,報名的事情你就不用擔心了,隻要你想去。”

“哇,能有鍍金的機會誰樂意放棄啊。”

“那就行,回頭我發信息給你。那個也沒你想的那麼高大上,主要是多認識些人。用得上用不上的,你得自己甄別。”

老吳這樣說已經很實在了。

原本,EMBA的確是個高大上的進修班。不管是學科還是學時,都有嚴格的要求,隻是進入中國以後,慢慢的變得有中國特色了起來。

不知從幾何時起,因為高昂的學費,讓進入研修班的學員發現周邊的同學基本跟自己都屬於同階層的,相對於學的那些工商管理知識,人脈的收獲才是最大的。

才加這種進修班的,不僅有國私企業的高管、老板,就連政府的一些領導幹部也有不少去參加學習的。

一時間,在國內精英階層掀起了一股競相讀EMBA的熱潮,誰要是有一個EMBA的證書,學不學東西沒人在意,給人的感覺至少是這人的能量必然不小。

想想跟他一起學習的同學都是什麼人就知道了啊。各行各業的精英就不說了,更能跟部分政府官員結識,那對自己以後的發展自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是以,隻要是有機會,沒人會放棄EMBA的進修。

而也正是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讓EMBA的學費水漲船高。

為了順應這種“人脈效應”原本上千學時的培訓過程,許多都會被壓縮到兩三周甚至更短的時間。

學費高達幾萬甚至十幾萬依然讓人趨之若鶩。

當然,也不是說EMBA完全沒用,它的教學特點就是理論結合實際。本身是很有價值的。

國內很多企業家,之所以能起來,很多並沒有接受過頂尖的理論教育。他們能在商場上風生水起,一部分是應了時代順勢而起,另一部分就是讓人無話可說的天賦過人。

但理論的重要性同樣也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時候,他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知道某些事情應該這樣操作,但為什麼一定要這樣操作,而這樣操作的好處又是什麼,他們卻不見得有理論來做支撐。

而EMBA的課程,則可以通過種種案例,來告訴這些企業家以及高管們,這種操作是以什麼理論作為支撐的,而根據理論支撐出來的實踐活動,對企業的益處到底在哪兒。

所以說,它本身就是很有價值的。

不過,從2014年開始嚴禁領導參加學費高昂的EMBA研修班後,EMBA的報名人數便銳減。整個兒行業突逢寒冬。

這個倒也不難理解,突然少了政府層麵關係的這個好處,許多懷有其他目的的人自然就不會再選擇做無用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