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六卷 禽部(1 / 3)

《詩經》reference_book_ids":[6874386810978438151,7071200634816449549,7070438698533293070,7152079239892700197,7078185810029202446]}],"27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7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1,"start_container_index":27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6},"quote_content":"《山海經》reference_book_ids":[7267090249388395576,6911981464435297293,7077813319079316488,7046696632892525604,7077813319087754276,7078185085479963656]}],"25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5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7,"start_container_index":25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2},"quote_content":"《淮南子》reference_book_ids":[688340192120642254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禽之一 水禽類

鶴、鸛、鶬雞、鵚鹙、鵜鶘、鵝、雁、天鵝(鵠)、鴇、鴨(鶩)、野鴨(鳧)、鷗、鴛鴦、鷺、鸕鶿

[時珍說]兩隻足有羽毛的叫禽。師曠《禽經》說,羽類有三百六十種,它們的羽毛與四季協調,顏色與五方相合。山禽在岩上棲息,原鳥在地裏做巢。林鳥在清晨歌唱,水鳥在夜晚鳴叫。山禽喙短而尾長,水禽喙長而尾短。天產作陽,羽類則是陽中之陽,對人身大抵都養陽。

【釋名】亦稱仙禽、胎禽。

【集解】 [禹錫說]羽毛有黃、白、黑等色,其中以白毛的入藥為最好。[時珍說]鶴比鵠大,長約三尺,高亦三尺多,喙長約四寸。頭頂頰部及眼睛是紅色,腳部色青,頸部修長,膝粗指細,軀幹部羽毛呈白色,而翅膀和尾部有的羽毛是黑色,有的是灰色,它常常半夜鳴叫,聲音直衝雲霄。雄性在上風鳴叫,雌性即在下風鳴叫,通過聲音尋找配偶並授精。它能吞食毒蛇,糞能化作石頭。《相鶴經》說,鶴屬於陽鳥,在陰中遊動、生活,它生活在沙灘河流,不在林間棲息。兩年後脫落子毛成年,再過七年長羽毛;又過七年才能搏擊長空;再過七年會和著節拍跳舞;再過七年會鳴叫;又過一個七年則羽毛脫落,長出雪白或漆黑的毛。一百六十年時,雌雄相視而授精;經過一千六百年胎形才形成。它隻飲不吃。俞琰說,龜鶴能通運任脈,所以才長壽。用鶴的骨頭做笛子吹,聲音特別清遠。

【氣味】 鹹,平,無毒。

【主治】 益氣補虛,去風益肺。

腦 【主治】 和天雄、蔥實同服,可以明目。

卵 【氣味】 甘、鹹,平,無毒。

【主治】 可預防小兒痘疹。用法:每天給小兒煮食一枚。

骨 【主治】 炙過,加入補藥中。

鸛(guàn)

【釋名】 亦稱皂君、負釜、黑尻。

【集解】 [弘景說]鸛有兩種:像鵠而且在樹上築巢的是白鸛,色黑項部屈曲的是烏鸛。白鸛品種好。[宗奭說]鸛形如鶴,但頭部不紅,頂部無烏帶,不喜歡鳴叫,喜歡在樓殿上築巢。[時珍說]鸛像鶴但頂部不紅,頸長嘴赤,色灰白,翅膀和尾巴都是黑色的。它喜歡在高樹上築巢。起飛時直衝雲霄,仰天號鳴定會下雨。鸛生三子,鶴就是其中一個,鶴為陽鳥,故有“巽(即鸛)極成震(震即為鶴),陰變陽”之說。

骨【氣味】 甘,大寒,無毒。

【主治】 治療痰迷心竅、傳染病及心腹疼痛。

腳骨、嘴【主治】 喉痹、傳染病及毒蛇咬傷,可熬湯喝,也可燒成灰飲服。

卵 【主治】 預防痘疹。

鶬(qiāng)雞

【釋名】 又稱鶬鴰、麋鴰、鴰鹿、麥雞。

【集解】 [時珍說]生長在水田湖澤中,如鶴一般大小,色青白,也有灰色的,頸長腿高,常結群飛行。它的皮毛可做大衣。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殺蟲,解蠱毒。

鵚鹙(tū qiū)

肉 【氣味】 鹹,微寒,無毒。

【主治】 中蟲、魚毒。補中益氣,甚益人,炙食尤美。做脯饈食,強氣力,令人走及奔馬。時珍。

髓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補精髓。

喙 【主治】 魚骨鯁。

毛 【主治】 解水蟲毒。

鵜鶘(tí hú)

【釋名】 又名逃河、淘鵝。

【集解】[禹錫說]頤下有袋,可容物二升,收縮自如,袋內可盛水養魚。[時珍說]鵜鶘到處都有,它是一種水鳥。像鶚但鴻比它大很多,色灰如蒼鵝,嘴長一尺多,直且大,口中紅,嘴下有皮袋狀結構。喜歡群體飛行,能捕食小魚。當地人吃它的肉,用它的油脂入藥,取它的翅骨做筒,用於吹藥入喉、鼻,極其方便。

脂油 【氣味】 鹹,溫、滑,無毒。

【主治】 外塗治療癰腫,內服治療風痹,通經絡,治耳聾。

嘴 【氣味】 鹹,平,無毒。

【主治】 慢性腹瀉。

舌 【主治】 療瘡腫毒。

毛皮 【主治】 反胃吐食。火燒研成末,每次溫酒送服二錢。

鵜鶘

【釋名】又稱家雁、舒雁。

【集解】 [時珍說]江淮以南的地方,人們都飼養它。它有黑、白兩種顏色,眼綠嘴黃腳紅。夜晚隨更聲鳴叫。它能吃蛇和蚯蚓,所以養鵝能避免毒蛇侵害。

肉 【氣味】 甘,平,無毒。[詵說]鵝肉性冷,吃多了使人患病,引發舊病,[李鵬飛說]嫩鵝肉有毒,老鵝的肉適於食用。

【主治】 滋潤五髒,除五髒熱邪,煮湯服用,治療消渴症。

白鵝膏 (即尾部的肉)。

【主治】 外塗治手足皴裂。塞入耳中可治耳聾。

血 【氣味】 鹹,平,微毒。

【主治】 解金屬和藥毒。

膽 【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熱毒及痔瘡初起。

卵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補中益氣。過食易引發舊病。

涎 【主治】 麥芒刺喉和骨鯁。

毛 【主治】 解毒,治小兒驚風,燒灰研末後酒送服,可治療飲食不下。

掌上黃皮 【主治】 燒過研末,擦腳可治療腳指甲縫濕爛流水。焙好研末,外用治療

凍瘡。

【附方】 飲食不下。將白鵝尾毛燒成灰,每次用米湯送服一錢。

【釋名】又名鴻。

【集解】 [恭說]雁為陽性鳥,與燕子往來相反,冬天南飛,夏天飛往北方,並且在北方繁殖。[時珍說]雁的生活有四種規律,即信、禮、節、智,但有一愚,即容易被人誘捕。雁南飛時肉少不能食,北飛時肉肥,可以捕食。

肉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中風麻痹,長期食用,能補氣,強筋骨,利髒腑,解丹石毒,且能促進眉毛、胡須生長,和豆黃製丸服用還可以強身美容。治療癰腫、耳聾以及熱結胸痹嘔吐。

骨 【主治】 燒灰和淘米水洗頭,可以生發。

天鵝(鵠)

【集解】 [時珍說]天鵝比雁大,羽毛白而有光澤,飛得很高,並且很會走路。所以有“鵠不浴而白,一舉千裏”之說。也有黃鵠、丹鵠,生活在湖、海、江、河中。它的皮毛可做衣服等,稱為天鵝絨。

肉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醃炙後食用,可增氣力,利五髒。

油 【主治】 外用治療癰腫,小兒疳耳。

絨毛 【主治】 刀杖打傷,貼上去即愈。

天鵝

鴇(bǎo)

【釋名】 又稱獨豹。

【集解】 [時珍說]一種水鳥,形似雁且有斑紋,腳無後趾。肉粗味美,鴇隻有雌性沒有雄性,與其他鳥交配繁殖。

肉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補虛,除風痹。

脂 【主治】 長毛發,潤澤肌膚,消癰腫。

鴨(鶩)

【釋名】亦稱舒鳧、家鳧。

【集解】 [時珍說]雄性頭呈綠色,翅膀上有紋理,雌性則是黃斑色,但也有純黑色和純白色的。雄鴨不會鳴叫,雌鴨則會叫。重陽節過後,鴨子肉肥味美。清明後產卵則肉少。小鴨可由母鴨孵出,也可用牛糞孵出。

腦 【主治】 外用,治療凍瘡。

頭 【主治】 煮服,治療水腫、小便不利。

肉 【氣味】 甘,冷,微毒。[詵說]白鴨的肉最好;黑鴨的肉有毒,易損傷中焦致中焦虛寒,生腳氣等。便血的人不可食用。

【主治】 補虛,除熱,調和髒腑,通利水道,治小兒抽風,解丹毒,止熱痢,生肌斂瘡。和蔥、豆豉同煮,可除心中煩熱。

頭 【主治】 煮服,治療水腫、小便不利。

腦 【主治】 外用,治療凍瘡。

血 【氣味】 鹹,冷,無毒。

【主治】 解藥物、金屬和蛇毒。

膽【氣味】 苦、辛,寒,無毒。

【主治】 治療外痔。

肫衣 【主治】 治療諸骨鯁喉。將它燒後研末,用水送服一錢,取它有消食導滯之功。

卵【氣味】 甘、鹹,性微寒,無毒。[詵說]多食易損傷陽氣,令人氣短。小孩多食導致下肢乏力。[弘景說]不可和鱉肉、李子一同食用。

【主治】 除心腹及胸膈熱邪。

【附方】 久虛發熱,吐痰咯血。用黑嘴白鴨一隻,取血。加溫酒飲適量。將鴨去毛,破腹去腸,拭淨,放入大棗肉二升,參苓平胃散末一升,紮定,半裝砂鍋中用炭火慢煨。取陳酒一瓶,分三次倒鍋中。待酒幹後,食鴨及棗,常吃,病漸愈。此方叫作“白鳳膏”。

野鴨(鳧)

【釋名】 又稱野鶩、沉鳧。

【集解】 [時珍說]生長在江淮以南的江河湖泊中。常常幾百隻結群飛行,它們飛行時發出的聲音如起風下雨,它們糟蹋莊稼。陸璣《詩疏》載,野鴨比鴨小,羽毛青白夾雜,背部有紋理,嘴短尾長,腳小掌紅,體形肥胖耐寒冷。海中有一種野鴨,頭上長冠,相傳為石首魚化生的。這種鴨宜冬天捕來食用。

肉【氣味】 甘,涼,無毒。

【主治】 補中益氣,平胃消食,殺蟲。清熱解毒,消水腫。不宜與胡桃、木耳、豆豉同食。

血 【主治】 殺蟲解毒,催吐。

【釋名】也叫鷖、水鶚。

【集解】 [時珍說]生活在海邊的稱海鷗,生活在江邊的稱江鷗。還有一種鷗,它隨海潮的漲落而來去,人們稱作“信鷗”。它們的形色像白鴿或小白雞,長腳長嘴,成群飛翔,三月產卵。

鴛鴦

【釋名】又稱黃鴨、匹鳥。

【集解】 [時珍說]生活在南方的湖泊小溪中,棲於土穴中,休息時藏於澗中,如水鴨大小,杏黃色,有紋理,頭紅翅黑,尾巴黑,腳掌紅,頭部有很長的白毛可垂到尾部,休息時,雄雌頸部相互接觸。

【氣味】 鹹,平,有小毒。

【主治】 主痔瘺疥癬,內服可以強身美容,增強性欲。

【附方】 1.治療痔瘡。取鴛鴦一隻炙熟切細,用五味、醋調好後食用。2.痔瘡下血。取鴛鴦一隻洗淨切片,用五味、椒、鹽醃後烤熟,空腹食用。

【釋名】又稱鷺鷥、絲禽、雪客、舂鋤、白鳥。

【集解】 [時珍說]一種水鳥,在樹林裏棲息,去水中覓食,成群飛行時排列有序,毛白如雪,高一尺多,頸部細長,腳呈青色,腳趾分開,尾巴很短,嘴長約三寸。頭頂有十幾根長毛,可用來做誘餌捕魚。

肉 【氣味】 鹹,平,無毒。

【主治】 益脾補氣,健身。

頭 【主治】 將鷺肉和尾巴一起燒灰研末後外敷,可治療破傷風,角弓反張。

鸕鶿

【釋名】又叫水老鴉。

【集解】 [時珍說]有水的地方都有。毛色如烏鴉,喙長微彎曲,擅長沉入水中捕魚,白天停在河堤上,夜間在樹中棲息。糞有毒,可以使樹木腐爛,南方漁民往往養上數十隻用來捕魚。杜甫“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肉 【氣味】 酸、鹹,冷,微毒。

【主治】 治療大腹鼓脹,利尿。

頭【氣味】 微寒。

【主治】 治療哽噎,燒研酒服。

骨【主治】 燒灰水服,可治療魚鯁。

喙【主治】 治療噎病,發病時銜上便好。

嗉【主治】 治療魚鯁。

翅羽 【主治】 燒灰,水送服半錢,可治療魚鯁。

鸕鶿

禽之二 原禽類

雞、雉、鷓鴣、秧雞、鶉、鴿、雀、蒿雀、巧婦鳥、燕、蝙蝠(伏翼)

【釋名】亦稱燭夜。

【集解】[時珍說]雞的種類有很多,各地所產的雞,大小形色常常不相同,朝鮮有一種長尾雞,尾巴長三四尺。遼陽還有食雞和角雞,肉味比其他的雞更肥美。江浙有一種長鳴雞,白天晚上叫個不停。南海有一種叫石雞的,潮水一起就啼叫。楚中有一種雞叫傖雞,身高約三四尺。江南則有一種矮雞,腳才長二寸左右。雞屬巽卦,在星應昴。它沒有腎和小腸。如果一家人的雞子都無故地集體鳴叫,稱為荒雞,這是不祥之兆。如果黃昏時有一隻雞鳴叫,叫盜啼,說明這戶人家將吉星高照。南方人用雞蛋畫墨,煮熟後看蛋黃的情況來判斷凶吉。

丹雄雞肉 【氣味】 甘,微溫,無毒。

【主治】 治婦人崩中漏下。能殺惡毒,避邪。且能溫中補血,治療瘡瘍潰爛、久不收口,還能補肺。

【發明】 [時珍說]雞雖然屬木,交配後的丹雄雞得離火陽明之象,白雄雞得庚金太白之象,所以宜於辟惡邪;烏雄雞屬木,烏雌雞屬水,所以孕婦和產婦都適宜食用;黃雌雞屬土,所以適宜養脾胃;而烏骨雞又得水木的清氣,所以虛熱的人宜食。

白雄雞肉 【氣味】 酸,微溫,無毒。

【主治】 主下氣消積,治療狂躁,安五髒,調中祛邪,止消渴,利小便,治丹毒。

烏雄雞肉 【氣味】 甘,微溫,無毒。

【主治】 補中止痛,補虛,安胎。治療肚痛、風濕麻痹、虛弱羸瘦、骨折癰疽等。生的搗細,塗肉中刺入竹木。

【發明】 [時珍說]李鵬飛講,黃雞宜於老人,烏雞宜於產婦,可以暖血。馬益卿說,孕婦適宜吃公雞肉,以取陽精之金來供給胎兒。此即胎教“宜見虎豹”之意。

黑雌雞肉【氣味】 甘、酸,溫、平,無毒。

【主治】 做羹食,能治療風寒濕痹、五緩六急,安胎定誌,辟除邪氣,破血化瘀。治療癰疽、補血及產後虛弱,益氣。可治療反胃及腹痛、骨折、乳癰。孕婦產後,用一隻黑雌雞加五味炒香,再加酒二升,密封一夜後飲服,可使人長得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