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廣州(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而南方的人們也真會安排,他們選擇年宵逛花市這個節目作為過年生活裏的一個高潮。太陽的熱力是厲害的,在南方最熱的海南島上,有一些像菠蘿蜜之類的果樹,根部也可以伸出地麵結出果子來;有一些樹木,鋸斷了用來做木樁,插在地裏卻又能長出嫩芽。在這樣的地帶,就正像昔人詠月季花的詩所說的:“花謝花開無日了,春來春去不相關。”早在春節到來之前一個月,你在郊外已經可以到處見到樹上掛著一串串鮮豔的花朵了。而在年宵花市中,經過花農和園藝師門的努力,更是人工奪了天工,四時的花卉,除了夏天的荷花石榴等不能見到外,其他各種各樣的花幾乎都出現了。牡丹、吊鍾、水仙、大麗、梅花、菊花、山茶、墨蘭……春秋冬三季的鮮花都擠在一起啦!

廣州今年最大的花市設在太平路,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十三行”一帶,花棚有點像馬戲的看棚,一層一層銜接而上。那裏各個公社、園藝場、植物園的旗幟飄揚,賣花的漢子們笑著高聲報價。燈色花光,一片錦繡。我約略計算了一下花的種類,今年總在一百種上下。望著那一片花海,端詳著那發著香氣、輕輕顫動和舒展著葉芽和花瓣的植物中的珍品,你會禁不住讚歎,人們選擇和布置這麼一個場麵來作為迎春的高潮,真是匠心獨運!那千千萬萬朵笑臉迎人的鮮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細碎的聲音在淺笑低語:“春來了!春來了!”買了花的人把花樹舉在頭上,把盆花托在肩上,那人流仿佛又變成了一道奇特的花流。南國的人們也真懂得欣賞這些春天的使者。大夥不但欣賞花朵,還欣賞綠葉和鮮果。那像繁星似的金桔、四季桔、吉慶果之類的盆果,更是人們所歡迎的。但在這個特殊的、春節黎明即散的市集中,又仿佛一切事物都和花發生了聯係。魚攤上的金魚,使人想起了水中的鮮花;海產攤上的貝殼和珊瑚,使人想起了海中的鮮花;至於古玩架上那些寶蘭、均紅、天青、粉采之類的瓷器和曆代書畫,又使人想起古代人們的巧手塑造出來的另一種永不凋謝的花朵了。

廣州的花市上,吊鍾、桃花、牡丹、水仙等是特別吸引人的花卉。尤其是這南方特有的吊鍾,我覺得應該著重地提它一筆。這是一種花開花後花葉的多年生灌木。花蕾未開時被鱗狀的厚殼包裹著,開花時鱗苞裏就吊下了一個個粉紅色的小鍾狀的花朵。通常一個鱗苞裏有七八朵,也有個別多到十多朵的。聽朝鮮的貴賓說,這種花在朝鮮也被認為珍品。牡丹被人譽為花王,但南國花市上的牡丹大抵光禿禿不見葉子,真是“臥叢無力含醉妝”。唯獨這吊鍾顯示著異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裏不僅能夠開花,還能夠發葉。這些小鍾兒狀的花朵,一簇簇迎風搖曳,使人就像聽到了大地回春的鈴鈴鈴的鍾聲。

花市盤桓,令人撩起一種對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感。我們和這一切古老而又青春的東西異常水乳交融。就正像北京人逛廠甸、上海人逛城隍廟、蘇州人逛玄妙觀所獲得的那種特別親切的感受一樣。看著繁花錦繡,賞著姹紫嫣紅,想起這種一日之間廣州忽然變成了一座“花城”,幾乎全城的人都出來深夜賞花的情景,真是感到美妙。

在舊時代綿長的曆史中,能夠買花的隻是少數的人,現在一個紡織女工從花市舉一株桃花回家,一個鋼鐵工人買一盆金桔托在頭上,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了。聽著賣花和買花的勞動者互相探詢春訊,笑語聲喧,令人深深體味到,億萬人的歡樂才是大地上真正的歡樂。

在這個花市裏,也使人想到人類改造自然威力的巨大,牡丹本來是太行山的一種荒山小樹,水仙本來是我國東南沼澤地帶的一種野生植物,經過千百代人們的加工培養,竟使得它們變成了“國色天香”和“淩波仙子”在野生狀態時,菊花隻能開著銅錢似的小花,雞冠花更像是狗尾草似的,但是經過花農的悉心培養,人工的世代選擇,它們竟變成這樣豐腴豔麗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生活的真理不正是這樣麼!

在這個花市裏,你也不禁會想到各地的勞動人民共同創造曆史文明的豐功偉績。這裏有來自福建的水仙,來自山東的牡丹,來自全國各省各地的名花異卉,還有本源出自印度的大麗,出自法國的猩紅玫瑰,出自馬來西亞的含笑,出自撒哈拉沙漠地區的許多仙人掌科植物。各方的溪澗彙成了河流,各地勞動人民的創造彙成了燦爛的文明,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市集中不也讓人充分感受到這一點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