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十六章 登基稱帝(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水滸傳》reference_book_ids":[7257453146941688887,7234082227129158688,6890728373585185799,7267090240555191352,6838936290889567245,707818580702608080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自古以來,每朝每代皇帝登基之時,都有一套形式叫做“三勸進”,顧名思義,就是臣子要勸進三次,皇帝要推讓兩次,最後才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

《水滸傳》中宋江做寨主這場戲就是皇帝登基的微縮版。

朱元璋的登基也不例外。

正當北伐捷報聲聲,朝內一片歡天喜地之時,一日,左丞相宣國公李善長出班奏道:“開基創業,既宏盛世之輿圖;應天順人,宜正大君之寶位……”

文武大臣一見李善長開口,便知道怎麼回事了,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勸進一番,都想趁機拍一下龍屁,給朱元璋留個好印象,那麼日後升官發財,指日可待。

下麵接二連三的勸進,一下子就把事情推向了高潮,朱元璋也是個爽快之人,稍微推卻了一下,便答應登基稱帝了。

十天後,朱元璋把自己想要登基稱帝的意思告訴了上天,祭告如下:“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如臣可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祗來臨,天朗氣清。如臣不可,至日當烈風異景,使臣知之。”(《明太祖實錄》)自古以來,百姓將古代帝王稱為天子,顧名思義,就是說皇帝是上天的嫡長子,他們自己手中至高無上的權力乃是上天所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現在朱元璋把“天子”一說發揮到極致,向天下宣告。整篇祭文我不想一一解釋了,我就想說說最後兩句,意思是說老天爺啊,如果您覺得我可以作為百姓的君主,告祭的那天(正月初四),老天爺您一定要來,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如果您覺得我不可以,那麼正月初四那天一定要狂風暴雨,天生異相(下雪、下冰雹什麼的)讓我知道。

其實朱元璋就是向天下百姓宣告自己到底是不是“天子”,你們睜大眼睛看看正月初四那天的天氣便可知道結果。那麼朱元璋為什麼敢在初四那天打賭呢?

第一,其實朱元璋早就做足了功課,知道正月初四那天是個大晴天,根本不會下雨。因為在發祭文昭告天下之前,朱元璋早就讓神機妙算的劉伯溫挑了個好日子,而且劉伯溫這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是個古代的氣象專家,掐指一算,說正月初四必定是個大晴天。

第二,昭告天下時,如果老天爺您覺得我不行,一定要在初四那天“烈風異景”,讓我朱元璋知道。那麼何為“烈風異景”?這個標準到底是怎樣的?裏麵沒有細說,其實解釋權還在朱元璋手中。我認為朱元璋給自己留了一手,一般的雨天肯定算不上“烈風異景”的。退一萬步來說,即使正月初四那天下雨,可以解釋為“風調雨順”,隻要不是刮十二級台風,不下雪或冰雹,都算不上“烈風異景”,那麼我朱元璋還是真命天子。

套路好深啊!看似朱元璋和天下人打了一個賭,其實這個賭朱元璋是穩贏不賠的!

朱元璋回想起當年陳友諒在采石磯倉促登基稱帝,日子沒挑,儀式沒搞,在五通廟登基,結果朝拜的時候,刮起了大風,眾人狼狽不堪,不成體統,成為笑話,怪不得日後也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