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9.濕疹的診治(1 / 2)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易複發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好發於頭麵、四肢屈側及會陰等部位,常呈泛發或對稱性分布。濕疹是多因性疾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密切相關。部分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遺傳因素亦為本病因素之一。病因複雜給本病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古代中醫文獻無“濕疹”之病名,根據其臨床特征,主要歸屬於“浸淫瘡”、“濕毒”之範疇,又據其發病部位不同而名稱各異。如生於小腿的叫“臁瘡”,生於肘窩或胭窩部叫“四彎風”,生於陰囊叫“繡球風”等名稱不下十餘種。對本病的最早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論及病機十九條中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指出:“浸淫瘡,黃連粉主之。”首先提出中醫治療本病之方藥。嗣後,曆代醫家對本病的認識不斷加深,如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記載:“諸久瘡者¨¨為風濕所乘,濕熱相搏,故頭麵身體皆生瘡。”明確指出風、濕、熱三邪為主要致病因素,初步奠定了本病的病因病機基礎。明代陳實功在《外科正宗》補充了飲食不當,內生濕熱之病因,並提出用蛤粉散外治方法。清代吳謙在《醫宗金鑒》描述:“此症初生如疥,瘙癢無時,蔓延不止,抓津黃水,濕淫成片,由心火脾濕受風而成。”不僅對本病的臨床症狀作了較詳細的敘述,而且將內因和外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上論述表明,古代醫家治療本病已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

現代中醫治療濕疹的臨床報道,最早見於1953年。從60年代起,臨床文章逐漸增多,有個案報道,亦有百例以上的大樣本觀察資料,多主張以內服與外治相結合,亦有應用針灸治療本病的報道。進入八、九十年代後,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對本病的病因病機等方麵進行了深人研討。如對濕疹的病因,曆來醫家多認為以風、濕、熱、毒為主,通過長期臨床觀察,發現血虛風燥亦為本病的病理機轉之一。辨證分型方麵正逐步趨向統一。治療方麵,在內服中藥與外治法並重的基礎上,又發掘出針灸、磁療,單方驗方療法,使療效進一步提高。目前中醫治療本病的有效率為80%~90%。

與此同時,還進行了部分實驗室研究,如為了判斷含鉛中藥外用後能否經皮膚吸收而引起毒副作用,曾對使用含鉛製劑的濕疹患者進行血、尿中含鉛量變化的測定及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含鉛中藥在外用過程中未發現任何毒副作用,從而肯定了傳統含鉛中藥製劑在臨床中的實用價值。

本病之發生,古今醫家均認為內、外因兼有之。內因主要與體質、情誌、腑髒功能失調有關;外因主要與外感風、濕、熱邪及飲食不當相關,其病機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麵:

外邪襲表腠理素虛,加之經常涉水浸濕,濕性粘滯聚於肌腠,影響衛氣宣發,營衛失和,血行不暢,外衛不固,易受風熱之邪入侵,濕與風、熱三邪互相搏結,充於肌腠,浸淫肌膚,發為濕疹。

濕熱內蘊素體陽盛,嗜食炙膊厚味、酒、煙、濃茶、辛辣之品,脾胃受伐,運化失常,水濕內停,鬱久化熱,濕熱互結壅於肌膚,影響氣血運行,而發濕疹。

血燥風勝向為血熱之軀,因七情過度,致心火熾盛,內擾心營,暗耗心血,血虛風勝,交織於肌膚,致肌腠失榮,瘡疹疊起。

脾虛濕阻脾胃素虛,或因飲食失節,戕傷脾胃,致脾失健運,津液不布,水濕蓄積,停滯於內,浸淫肌膚,而發濕疹。

(1)分型治療

① 熱毒

治法:清熱解毒,佐以祛濕。

處方: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黃芩12克,荊芥7克,防風7克,牛蒡子12克,蟬衣6克,射幹15克,梔子9克,丹參10克,土茯苓15克,生甘草3克。

加減:瘙癢劇烈酌加白蘚皮、地膚子;抓後皮膚感染化膿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大便秘結加生大黃。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亦可煎汁外洗患處。

常用成方:可用牛黃解毒片、銀翹散、消風散、黃連解毒湯、防風通聖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