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57章 一秘的指點(1 / 2)

席書禮問的這個問題正是先前在潘榮芳的書房,潘榮芳一語帶過的話題,重新被席書禮提起,王鵬心裏一下警醒起來,反問席書禮:“席兄有什麼高見?”

“高見倒是談不上,隻是有點體會,說出來請你扶正怎麼樣?”席書禮道。

王鵬放下手裏的杯筷,正了正身體說,“小弟洗耳恭聽。”

“不敢。”席書禮馬上說,“我隻是覺得其中的重點,隻有兩個字。”

“兩個字?”王鵬疑惑地看著席書禮。

席書禮點點頭,“時間。”

“時間?”王鵬輕輕地重複了一聲,細細地辨味著。

秘書們,尤其是高層領導的秘書們,說話常常也是莫測高深,說一半留一半已經是多的,大部分人都是說三分留七分,甚至有的時候能說一分就不錯了。

席書禮隻說了兩個字,但就這兩個字,席書禮自認已經說到了八分上麵,要不是對麵坐的人是王鵬,他就算是說一車話,也不會說這兩個字。

王鵬不是第一天與席書禮打交道,自然清楚這位一秘越是少言之時,其話中的意義就越大,問題是這“時間”二字到底體現了什麼意思?

他重新回想潘榮芳說過的話,想到潘榮芳反複強調的,是改製的方式之對錯需要時間來考驗,這中間就有時間一說,但這個時間跨度有長有短,誰又能說今天認為不太妥當的方式,經過時間檢驗後會不會變成對的呢?

這裏麵就涉及到一個時效性的問題。

對於大多數地方幹部來講,在自己的任內出成績的願望是相當迫切的,尤其很多廳級幹部的年齡處在尷尬的階段,如果任內出不了成績,很可能就會直接導致升遷無望,就算上麵有人撐你,你自己拿不出成績來,常委並不會個個都支持你,這也是導致各地越演越烈的政績工程出現的一大原因。

把這個問題引伸到東江,引伸到王鵬身上,年齡似乎不是他的障礙,他本人也不太重視這個問題,因為他一直都跑在大多數人的前麵,所以從在曲柳為官開始,他一直都更重視遠期規劃和目標,這種觀點反映到他目前對東江全市範圍國企改革方式的引導上,注重的也是遠期效應,而非那種一刀切的短平快方式。

那麼,潘榮芳對於這種觀點究竟是支持還是反對呢?

王鵬想到自己離開潘榮芳書房前,潘榮芳說的最後一句話,那是一句感歎他還太年輕的話,這話裏麵透著些許無奈,也透著些許失望,難道潘榮芳是覺得他沒有采取更為直接見效的改革方式,是一種政治上不夠要求上進的表現?

他無意識地拿起自己麵前的酒杯仰頭就喝,卻沒有發現杯子是空的,放下杯子後,席書禮搖搖頭替他倒滿了酒,又說:“對一件事、一個人下結論是件容易的事,但這個結論對一件事,甚至一個人的影響,卻恐怕會很深遠。”

說了這句話,席書禮再沒有就這個問題發表任何看法,他認為他今晚已經說得夠多夠明白了,能不能悟透話裏麵的意思,就要看王鵬自己了。

也是這句話,把壓在王鵬心裏的石頭一下搬開了。

潘榮芳確實再三強調了“時間”這個概念,但也恰恰可以說明,他很清楚王鵬沒有選擇捷徑,他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醒專案組的人,不要輕易下結論否定一個人、一件事。

王鵬很感激席書禮的提醒,正是這番提醒證實了他的判斷,由公安廳與紀委共同組成的專案組並非隻是針對許延鬆的案子來的,在與陳江飛那個調查組合並後,還同時承擔了對東江家具廠後期改製的調查,這番提醒也同時向他透露了一個信息,潘榮芳本人是信任王鵬的,但王鵬需要用時間來證明自己的正確。

至於潘榮芳那句覺得王鵬還太年輕的感歎,王鵬細想之下覺得,潘榮芳更多的是對他當時沉不住氣的態度有感而發,也可以理解為,潘榮芳在某種意義上也認同了王鵬還需要更多錘煉的說法。

想通了這一點,王鵬內心雖然感到遺憾,但還是很真誠地對席書禮說:“謝謝席兄的指點,令我茅塞頓開啊!”

說著舉杯敬席書禮,席書禮淡笑著與他對飲了這杯。

“既然請教了,還有一個問題,我也一並請教一下,希望席兄可以不吝賜教。”王鵬看著席書禮說。

“你太客氣了,我最多也就是談談自己的看法,老弟如果覺得有用就聽一點,要說一定有什麼幫助,卻是未必的。”席書禮在這方麵保持了自己一慣的低調,哪怕麵前這個人再熟悉,他都不會忘記自己真實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