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623章 巧遇故人(1 / 3)

利刃行動,又被稱作鋒芒行動或是艾格之劍。

不同的國家對其稱呼各不相同,這也恰巧證明行動本身就是一項多國聯合的軍事行動。

行動目標,即是消除一切對於人類發展產生阻礙的因素。

世界和平,從來不隻是普通人幻想當中的願望。

相反,無數站在世界金字塔頂端的人,在享受過和平時代帶來的巨大幸福之後,比任何人更希望世界和平。

所以那種無時無刻不想著發動戰爭的軍國分子,從來都是少數。

而當這些少數人掌控到難以想象的權力和財富之後,勢必會衝擊到無數人的利益。

於是,在軍國主義分子企圖用戰爭來阻擋全人類發展的同時,還有另外一群人真正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一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席卷了歐洲各國。

死傷不計其數,損失無法估量,戰爭的開始和過程無需敘述。唯一值得關注的是戰爭結束的關鍵點,來自於德皇威廉二世這個戰爭主要發起人的退位。

當時掌握德國軍權的威廉二世,麵對英法等國的強勢反擊,企圖另開戰線避敵鋒芒之際,突然宣布退位。

由此帶來德國宣布戰敗,同盟國土崩瓦解,一戰結束。

退位的威廉二世致死都沒在世人麵前露麵,唯有後人在清理其生前遺物的時候,曾看到過一副懸掛在這位德國皇帝陛下床頭前的油畫。

畫中,有一支不知名的部隊,列隊行軍,成長劍形態,如同一把利刃懸在威廉二世的頭頂,至死不休。

八十年前,二戰。

意大利黨魁墨索裏尼,作為開啟這場戰爭的元凶之一,在戰爭開始後的第三個年頭突然被俘,關押在阿布魯齊山大薩索峰的監獄內。

曾有人站在高處看到,押解墨索裏尼的部隊在黑夜中如同一把長劍出竅的利刃,死死頂住戰爭元凶的咽喉。

幾個月之後,墨索裏尼被德國傘兵救出。

僅僅不到兩年時間,這位意大利獨裁者再次被俘虜,遭遇槍決,暴屍荒野。

由此引來德國腹背受敵,得不到被華夏牽製的島國軍隊支援,三大軸心國主義戰敗,戰爭結束。

而在墨索裏尼曾被關壓的監房,牆壁之上不知是誰用石頭刻出“艾格之劍”四個字。

五十年前,加勒比海導彈危機。

北美四度準備啟用核武器,四度臨時更改軍令,其中原因更加神秘。

十五年前,伊拉克老薩同誌在老巢裏被擒獲。

一百多年間出現過無數次影響世界和平、反人類的惡性事件,除真正成功的兩次世界大戰之外,其餘的卻總是在關鍵時刻無疾而終。

尤其是華夏對外開放之後的四十年間,整個世界迎來前所未有之和平局麵。

就好像有一把利刃,懸在那些企圖顛覆人類現狀的極端分子咽喉處,使得他們做事愈發畏首畏尾。

於是,“利刃行動”這個詞彙逐漸在某些層麵中流傳開來。

到了現在,可以很明確的說,利刃行動是國際維和行動的一個秘密組成部分。

而執行利刃行動的維和部隊,則是由全世界各國選拔出的特種兵王所組成。

“老秦有可能參加過這個行動,我懷疑老謝、老胡,甚至是龍騰十二月的所有人在退役之前都參加過。要不然,那麼多大人物的神秘死亡,不可能是幾個海豹部隊的士兵能夠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