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4章 付出了汗水,為何依舊與成功擦肩(1 / 1)

生活中,有些人不會像渴望空氣那樣渴望成功,他們習慣於退縮在某個無人留意的牆角,等待天上掉下餡餅,所以成功往往離他們很遠;生活中,有些人會從心底發出呐喊,渴望成功的降臨,但他們天真地以為隻要坐在家裏看著電視、吃著爆米花等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拚盡全力向人展示自己內心的欲望,所以成功也沒有像他們期待的那樣來敲門;生活中,還有些人擁有崇高的理想,充滿成功的渴望,付出辛勤的汗水,但他們依舊與成功擦肩而過。難道這是命運的作弄,還是上天注定他們一事無成?

對於許多事情而言,實現目標和實現手段並不是一回事。人們習慣把結果描繪得像亞當和夏娃的秘密花園一樣,可行動起來卻錯得離譜,甚至有時十分愚蠢。

我曾與一個銷售新人閑談:

“你這個月的銷售目標是多少?”銷售員驕傲地說:“60萬!”我又問道:“你一個月大概工作幾天?”銷售員回答:“20天。”我在心中粗略地算了一下,這個銷售員平均每天要達到3萬的銷售額才能完成他的目標。銷售員看到我疑惑的表情,慷慨激昂地說:“我每天拜訪六位顧客,20天內找到120位顧客就能達成目標。”我笑著對他說:“那麼這120位顧客是否已經安排在你的日程計劃裏麵了呢?”銷售員搖搖頭。

最後我留給他一句話:“請把你60萬的銷售野心抹掉吧,因為它已經不可能實現了。”

通過吸引力法則我們知道,一顆渴望成功的心是獲取成功的良好開端,但令人遺憾的是現實中有太多胸懷大誌的人往往後續工作不到位,不懂得將目標變成現實的方法,使成功漸漸離他遠去。對於那些付出辛勤勞動而沒有獲取成功的人,其實缺乏的正是實現成功的手段。

計劃要比目標更重要。我們的一切行動必須要有合理的計劃做指導,計劃的不完善,就等於目標的失敗。

下麵再給大家講個故事:

華爾街總有很多野心家,他們做夢都想控製美國經濟,侵占中國市場,甚至吞並世界所有財富,APO公司的老板克裏斯頓也是其中一位。大多數人見他是在一場金融家峰會上。當時他口水飛濺,滿麵紅光,向聚集在他身邊的企業家們暢談著自己的雄偉計劃:“收購XX公司?這不是問題,等我先拿下幾家電子公司的股權;要知道,融到300億美元並不困難;我公司的股價一直在穩定地攀升……”

六個月後,年僅45歲的克裏斯頓在他的豪華公寓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破產了,他的幾十億身家如同美國的泡沫經濟一樣,一夜之間化為烏有。不僅如此,他還欠下銀行將近150億美元,銀行賬戶早已被凍結,十幾處私人房產隨時麵臨著被法院拍賣。因為無法忍受流落街頭,或在鐵窗下度過餘生,他隻好到上帝那兒訴苦。

在人際場上,克裏斯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他渴望結交那些對自己事業有益的朋友,卻因流於空談逐漸荒廢了自己的人脈。克裏斯頓是個理想遠大的人,同時也是個華而不實的人,因此許多融資機構的高管評價他說:“那個喜歡誇誇其談的胖子,總是拿不出一份說得過去的方案,還想向我借錢,簡直癡心妄想!”

其實,克裏斯頓的人格魅力是無懈可擊的,而且他也擁有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遠大目標。他樂觀、強勢、善於冒險;他氣場強大,常震撼人心。但是在關鍵時刻,目標和手段的銜接部位出現了錯位。他始終也沒有拿出過一個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而寄全部希望於股市的堅挺來籌募基金。最後,他所有幻想被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擊得粉碎。

不要再抱怨為什麼成功常與你擦肩而過,那是因為你的計劃還不夠清楚、明確,缺乏嚴謹性和實際操作性。那些欲望強烈而手段蒼白的人,最後往往淪為克裏斯頓式的角色。記住,內心的渴望隻是一個開始,實現方案要遠比這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