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4章項目招標(1 / 2)

米柱從懷中取出那張借條,當麵撕了,李天華大喜,這才是大頭呀!這讓他放下心頭大石,米柱道“湯隊長,將李掌班手的金磚搬回李府。”如果讓這李天華搬這一百斤回家,隻怕又是剩下半條人命了。

“喏!”湯正大聲道。

這個李天華依依不舍將金磚交給了湯正,米柱從貨架上取出一張房契,說道“死鬼常威後海的一棟宅子,五畝左右,亭台樓閣、花園馬場,一應俱全,不嫌晦氣就拿去。”

“不嫌棄!不嫌棄!”李天華笑得合不攏嘴,忙伸手接過,大聲說道“謝大人賞!謝大人賞!”

米柱道“阿娘叫你今晚來家裏吃飯。”

李天華道“一定到!一定到!我會叫上紫怡紫悅她們一起來。”

米柱不悅道“家父乃從二品大員,家母乃二品誥命,本官乃三品提督,如此高檔的場合,你帶未開臉的妾侍來,是何道理。”

李天華也不生氣,說道“幸得大人提醒,等傷好了以後,就扶正開臉。大人這手麵,放眼四九城,也沒有幾個,駱思恭和田爾耕,口稱豪奢,卻是給人吃粥水的錢,幹的卻是賣命的營生。”

米柱道“本官也是讓你去賣命,但這賞賜的手麵,李大人可滿意否?”

李天華道“早知大人有這等手麵,那裏用你迫?”

米柱道“好好養好傷,等這個傷好以後,有個活計,此事若成,李掌班盡管自斷二腿亦無憂耳!”

李天華道“好!”

送別李天華之後,己是中午飯點,他令飯堂做了一大鍋牛肉麵,和湯正大快圖頤,在東廠,能與米柱同食而飲者,隻有數人,這侍衛隊長湯正是其中之一。

米柱一也吃麵,一邊說道“老湯,你己老大不小了,如此吊兒郎當的活著,如何是個頭?”如此氣訓斥一個可以當他爹的人,也沒誰了。

湯正是遼鎮旅順口人,世代軍戶,父母雙亡,一個人吃糧當兵,無牽無掛。

湯正道“老湯就是一個廝殺漢,指不住那一天就馬革裹屍,何必禍害人家姑娘?”

米柱怒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湯正一怔,隻好道“受教了。”

米柱道“我們華夏子孫,即使的這環境再惡劣,條件最艱苦,也堅持活下來,繁衍子孫,傳承文明。”

湯正一揖,說道“我會去辦了。”

在吃完了午餐之後,米柱來到了東廠的會議大廳,正有數十位大匠在此等侯,這些大匠是從兵仗局、工部軍器監,各地衛所請來的大匠,是大明製造業的頂級精英。

在場的還有掌班孫元化,東廠武器裝備負責人。

孫元化其祖父孫抬是吏部給事中孫浚的後裔,居江東高橋鎮,有子3人。父親孫繼統,致力於詩作,不願為官,後遷居嘉定。

萬曆九年,孫元化出生在嘉定縣高橋何家弄,後遷居嘉定縣城。他“天資異敏,好奇略”,曾到上海縣徐光啟學館受業。舉人,從徐光啟學習火器和數學,隻因熱心西學,未能考中進士,遂放棄科舉功名,潛心研究西學。

孫元化因恩師徐光啟接觸到西洋教士和西學,在徐光啟入教後,他確認天主教能“補益王化,左右儒術,救正佛法”後,於今年在京受洗入教,這個東廠大展拳腳,居然成立一個武器裝備部,這個徐光啟便推薦他來,他主持的團隊因成功的提高了水力鍛造機的性能,將板甲的產量提至每日一百,而受皇帝陛下親口嘉許。

沈陽衛一戰,魯密銃加板甲的組合名揚天下,各地撫督紛紛上書請求工部和兵仗局調拔,成為天字一號香餑餑,孔元化遂成一號人物。

要知東廠三大掌班,李天華名震天下,王天正殺人如麻,可止兒啼,隻有這個孫元化,存在感大弱,很少有人知道東廠有這麼一位大神。

但是這位大神卻是深受米柱看柱,這個預算,幾乎是無限的,連身為工部侍郎的徐光啟都羨慕這個孔元化的預算和自由度。

孔德興唱名曰“欽差提督東廠官校辦事提督米柱大人到!”

這十幾個大匠聞言,立即誠惶誠恐的跪下,米柱在眾人跪拜中坐上主位,擺了擺手,孔德興道“起!”

“謝大人!”眾人這在站起,小心翼翼的半個屁股坐在櫈子上。

這些是米柱令東廠錦衣衛明查暗訪,從各地請來的大匠,巧手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