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68章危機擴大(1 / 2)

新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下令,內廷有私結外廷者,當眾杖斃。

他當然不是針對魏忠賢,魏忠賢的爛事,他這是真不敢管,他的威風是抖給王安的那些忠心手下們看的,新上任的魏公公杖打了幾個不聽話的,逐去了洗衣房,現在宮中,誰不知魏公公和王體乾才是當家人,誰人敢向大臣們傳遞消息?

汪文言的罪名也確定,這是結交內臣,窺探宮廷,一旦罪名坐實,隨時可斬。

大臣們沒有取得遺體,抬屍請願,少了一些聲勢。

其實他們過於天真了,米柱命令守皇城的軍官及官兵,非常時刻,進出皇城,嚴加搜查,有敢放大臣抬遺體進皇城的,執勤隊伍全隊斬,軍官誅滅九族,在加此殘酷嚴厲的軍法麵前,大臣們除非派兵攻打,否則不可能將屍體帶入宮城。

饒是如此,大臣們罷朝,在門午伏闕請願,還是轟動了京城,國子監首先響應,太學生們走出教室,要走出國子監,前去午門,支持大臣們的抗議。

國子監自古有之,本朝國子監創於太祖初定金陵之時,即改應天府學為國子學,後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於雞鳴山下,改學為監,故稱國子監。

洪武八年,在鳳陽另置中都國子監。洪武二十六年,撤銷鳳陽中都國子監,其師生並入南京國子監,此時南京國子監學生已增加到8000多名。

永樂二年,北平郡學複稱國子監。永樂十八年,明遷都北京,改北京國子監為京師國子監,於是明代國學有南北兩監之分,亦稱南北兩雍。

永樂二十年,南京國子監達9900多人,盛況空前,當時鄰邦高麗、日本、琉球、暹羅等國“向慕文教”,不斷派留學生到南京國子監學習。但此種盛況為時不久,正德以後,日漸衰退。

不過國子監依舊是大明最高學府,為朝廷和各族培養了不少人才。

看見學生們群情洶湧,劉祭酒立即命教員們出麵彈壓,他們不僅有來自東廠的壓力,內廷也傳來了旨意,監生不安於讀書的,一律開除,國子監坐看監生鬧事的,取消糧俸。

在國子監讀書,是可以享受許多特權的,朝廷也有米糧補貼,如果開除取消的話,對許多窮學生來說,是極大的損失,所以在劉祭酒的勸說下,大都回去上課,但還是有一些翻牆而出,趕去支援大臣的。

劉祭酒對此毫不留情,一律開除“學生不安於讀書,就讓出名額,給那些想讀書的人。”

東廠的壓力他不怕,皇帝的諭旨他怕呀!讓皇帝恨上了他,以後還有好曰子過?所以他是堅決彈壓,就是得罪了朝中大臣也不怕,學生就應該讀書,不是朝爭的工具。

大臣們有些意外,他們罷朝伏闕請願,應該是朝野轟動,登高一呼,各方響應才是,結果民間反應平淡,響應者不多,據說有上百監生前來聲援,又被守皇城的官兵蔑為亂民,亂棍打出。

大臣們十分不爽了,對於皇帝如此無視,他們是震怒之極,決定死杠到底,他們要求皇帝下罪己詔,驅逐魏忠賢、米柱等奸臣;驅逐客氏,以正宮闈;斬殺候賊,以正視聽,追諡楊漣、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等。

對於侯國興這無腦的家夥掀起的風暴,米柱是無語了,自己什麼也沒幹,也被牽連,成為須逐出朝廷的奸臣之一了。

隻是以他目的聖眷和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如果接受了,這東林黨也順勢壓製了皇權,成為天下第一幫派。

在皇城方麵,米禮義和張惟賢加派了人手,李天華入宮擔任皇帝的貼身保鏢,安全方麵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現在就看這幫當官的怎麼折騰了。

米柱在湯正的陪同下,來到了午門廣場,看著跪在這裏的一大群大臣們,湯正是典韋、許褚一樣的猛士,有他相伴,天下去得。

在午門廣場附近,米柱布署了大量的兵力,特別是封鎖了太廟,以防有人借機鬧事,特別是怕大臣們闖入太廟哭訴。

天上飄著雪花,地上白茫茫的一片,殿宇之上也是白色的一片,大臣們披著厚厚的裘衣,不過還是有不少的人凍得發抖,米柱讓人送來了熱湯和熱茶,大臣和官員們對他們怒視,不食東廠嗟來之食。

米柱來到首輔方從哲身邊,一拱到地,說道“下官是秀才出身,學問自是遠遠不如閣老,現在請教閣老一個問題,天地君親師,天地之後就是君,在親人和師長之前,請問大人,誹謗抵毀君主該當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