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55章新朝大事(1 / 2)

朱由校經過米柱多次洗腦式的遊說,將建奴視為心腹大敵,他公開訓斥那輕視建奴的兵部侍郎張秋明“汝欲做蔡京童貫,朕卻不是宋徽宗,建奴乃女真後裔,完顏女真一樣的惡狼,稍有不慎,就是國破人亡之局。”

張秋明憤然道“臣忠心為國,一片丹心,可昭日月,皇上卻將臣視作蔡京、童貫一類的奸臣!”他摘下帽子,說道“臣請辭,以證清白。”

這張秋明憤怒請辭,嚇住了許多人,許多人都為其求情,連熊廷弼都為他說了幾句,張秋明可是在兵部幹了二十多年,真正的老資格,人緣官聲不錯。

朱由校道“證什麼清白?這確是朕的錯,居然任命一個完全不知兵的人擔任兵部侍郎,現在可以糾正這個錯誤,朕十分高興。兵部侍郎張秋明昏庸無能,才具不足,著削去官職功名,回鄉閉門思過,永不敘用。”

辭官回鄉隻是一時氣話,誰知皇帝做得更絕,這讓他臉色蒼白,幾乎昏倒,皇帝大發光火,連葉向高也不敢求情,張秋明被錦衣衛當場剝去了官服,逐出皇城。

皇帝公開的訓斥和處置了張秋陽,讓人見識到了皇帝對遼東的重視,真是開不得半點玩笑。

皇帝是信了王陽明那一套,宣大薊遼,丟失其一,大明亡了,既然皇帝這麼重視,其它人也不敢輕視。

經過廷推,任命了王在晉為新的兵部侍郎。

王在晉,萬曆二十年進士,初授中書舍人,後曆官江西布政使、山東巡撫,進督河道,泰昌時遷兵部右侍郎,現在正式轉正,成為熊廷弼的重要助手。

朱由校看中王在晉,懂軍事也懂經濟,不像有些人,認為打仗就用錢砸,好像這銀子好像大風吹來似的,從來不考慮銀子是怎麼來的,還有朝廷的財政負擔。

在遼鎮方麵,一直對於怎麼用兵,各有各的看法,一直公允的說法是土兵(當地人、衛所兵)守城,客兵負責進攻,現在遼鎮進行的軍事改革中,將土兵變成國民警衛隊,挑取優良精壯的士兵,組成皇家陸軍五個鎮,加上調去助戰的皇家衛隊,一共有七萬精兵,基本與受到削弱的八旗兵相比。

八旗兵銳氣被挫,大明遼東七鎮則是剛練成的火槍部隊,步騎合共有七萬之眾,但他們分布在沈陽、遼陽一帶,肩負著收複開原、鐵嶺、撫順的重任,任務並不輕鬆,現在正適應性訓練之中。

兵部也覺得不靠譜,所以在各地調集精兵,馳援遼東戰區,朱由校更是揚言,傾全國之力,也要收複失地,在這種情形之下,輕敵好大言的張秋陽下馬,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連皇帝都認為不可輕敵,他張秋陽卻偏當建奴是跳梁小醜,又沒有什麼破敵良策,真是令人失望。

舊皇駕崩,新皇登基,最要緊的事就是為先皇修實錄,這是記錄先皇一生的語錄,也是以文字的形式對先皇蓋棺定論。

這修實錄是一件大事,是對先皇一生執政和為人的蓋棺定論,像是武宗正德,因為無子,又是把文臣們得罪慘了,新上的嘉靖帝又不爽他們,所以他們把正德黑慘了,硬是把他寫成了一個荒淫殘暴的昏君,蒙受一生之恥,所以,對於皇室來說,為先帝修實錄,乃是一等一的大事,也是向先帝表示孝意的方式之一。

康熙元年,上詔修《神宗實錄》和《光宗實錄》。

命英國公張惟賢為監修官,葉向高、劉一燝、韓爌、周嘉漠、趙南星、鄒元標、史繼偕、何宗彥、朱國祚等為總裁官,孫慎行、侍讀學士顧秉謙、盛以弘、周道登、鄭以偉、李騰芒、錢象坤、孟時芳、周如磐、孫承宗、祭酒吳宗達等為副總裁官,侍讀駱從宇等為纂修官。

因為一年之內連死兩個皇帝,在詔修《神宗實錄》同時,又詔修《光宗實錄》,這在大明曆史之上,絕無僅有,朱由校親自作序,以示哀思孝順,這以親耕、製遣大將出征、修典開始了康熙朱由校執政的開始,親耕意味著勸課農桑,重視農業,大將出征是彰顯武力,保家衛國,修典則是孝順,表示遵遁的是大明以孝治國的基礎。

還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選立後,這可是皇朝一等大事,朱由校當太孫太子之時都沒有立妃,現在坤寧宮虛席以待,沒有皇後母儀天下,這是一等一不妥之事,在新年第二個月,群臣們就上表,要求皇帝選秀女,以充六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