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50章百年大計(1 / 2)

明代的士大夫們,天朝上國思想嚴重,他們認為大明占據天下之中,乃最富裕之地,反之像遼鎮己是貧脊苦寒之地,這遼鎮之外廣大的地區,更是苦寒之極之地。

連雞肋都不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遼鎮才是雞肋,如果不是距京師太近,連遼鎮都可棄。

米柱知道,這奴兒幹都司在後世是多麼富饒之地,現在大明人口不過億,當官們就哀歎養民艱難,無以為繼,後世可是人口十四億,人人吃飽飯,東北可是最大的糧倉。

重開奴爾幹都司倒不是熊廷弼首創,許多熱衷於軍事擴張的將軍和大臣們,經常有這想法,現在的奴爾幹地區也不是飛走了,還在那裏,隻是大明不再設都司一級建製,管理著那裏,現在那廣闊地區的384衛,依舊使用明朝的官職,奉大明朝為共主,在建奴崛起,隔絕大明之後,才轉投建奴,也就是這二三十年的事。

以現在的目光看,這土地有多麼貧脊和苦寒,連建奴都看不上,他們在打服了這些部落和衛所之後,也依明例,讓這些土著部落各管各的,但必須向建奴臣服和朝貢,然後引兵南下,攻打大明,大明才是金山銀山,富得流油。

米柱在保衛遼鎮的長遠計劃之中,也是計劃重開奴兒幹都司,用一個軍區統製該地區,派駐大軍,鎮守於此,像在遼鎮一樣,那派不服就打那一派,平衡各方,保護大明利益。

至於軍隊的費用和開支,這是一個大問題,但如果解決了遼鎮的問題,這問題好像也並不大,可以從遼鎮調一部分人去,再從各地調兵輪值,組建隸屬於當地的國民警衛隊,還有,就是讓那些當官的世家巨族,少貪一些,這一切就自然可行了。

不過重開奴兒幹都司也不是什麼萬能靈藥,從秦漢時代開始,蒙古草原上的諸雄,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顛覆中原滅亡中原的隻有蒙古人,大明九邊重鎮,主要是為防備蒙古人而建。

遼鎮與大明內地,由陝窄的遼西走廓相連,一旦切斷了遼西走廊,大明則是首尾不能相連,一旦持有奴爾幹都司之後,這問題更加的嚴重和突顯,成吉思汗的子孫們才是最難對付的。

所以熊廷弼提卻出重開奴爾幹都司之計,米柱卻對地圖上的蒙古一指,說道“這才是心腹之患,近在咫尺呀!”

這也是大明朝廷放棄奴爾幹都司的原因,非是崽賣爺田心不痛,而是近在眼下的威脅,更加的嚴重,既然眼前之危機都解決不了,何必關注天邊的。

熊廷弼道“正因為有蒙古的威脅,更應該重開奴爾幹都司,內外夾擊,才能了此心腹之大患。”

米柱道“聽起來有點道理,成吉思汗的子孫,永遠是最難對付的,他們可以輕易武裝起十萬騎兵,橫掃中原,席卷天下,威脅我大明子民的生存,大明設九邊重鎮,大明年年防,奴賊年年擾,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呀!”

魏忠賢也道“蒙古問題得不到解決,重開奴爾幹都司,隻會讓大臣們詬病不己,目前並不可行!”

熊廷弼道“還是遼鎮,一旦解決了建奴,就必須解決東部蒙古諸王的問題,蒙古不能有共主,更不能統一,最好連大部落也沒有,諸國爭雄,才符合大明的利益。”

米柱道“蒙古的察哈爾、土默特、科爾沁、喀內喀五部,都是大問題,很難以根本解決。”

元朝滅金滅宋,取得了遊牧民族前聽沒有的高峰,他們的後世子孫,無不以恢複祖先榮光為己任,統一蒙古,橫掃草原,成為每一個蒙古武士的夢想,也成為了大明最為忌憚之事。

司禮監秉筆、兵部尚書、廠衛提督,大明帝國一等一的重臣,他們在為大明的未來禪思竭慮,出謀劃策。

草原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即使到了後世建奴建立的清朝,依然是,他們是怎麼徹底解決這問題的?

一是藏傳佛教東傳進入草原,家家戶戶都必須有人去當喇嘛,不但缺少了一個勞動力,還要大力供養一群不事生產的大爺們,這些大爺們,非但不幹活,而且必須吃香的喝辣的,這讓草原人民,窮的更窮,但這精神文化生活,確是前所未有的充實,窮風流,餓快活,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另外是熱兵器的使用,大量熱兵器的投入使用,使得以冷兵器為主體的遊牧民族退出史舞台,全球範圍內的遊牧民族,蒙古人、阿拉拍人、突厥人都退出了曆史舞台,全新的工業文明登上了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