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21章悲喜劇(1 / 2)

“立政興化,必在推誠;忘己濟人,不吝改過。朕嗣服丕構,君臨萬邦,失守貴陽,越在草莽。不念率德,誠莫追於既往;永言思咎,期有複於將來。明征其義,以示天下……。”

第二天早朝,有資格上朝的文武大臣全部上朝了,今天的氣氛很怪,連四大閣臣和軍機大佬都低著頭夾著尾巴做人,可以趾高氣揚,昂首闊步者,唯有趙鄒二位大人及言路諸官。

果然,皇帝一上朝,就命人宣讀罪己詔,他麵無表情的聽著太監高朗頌,及至念完,由司禮監用印,內閣用印,然後由皇帝領著群臣,前往太廟宣讀一次,最後還要去承天門,向內外諸臣,再讀一次,個中羞辱難堪,隻有朱由校方知。

他們剛離開太廟,準備起駕前往承天門,東廠千戶李鐵急急來報“報!貴陽飛鷹軍報!”

眾大臣一愕,災難還不盡,還有更大的慘敗和羞辱不成?

朝中己知米柱抵達龍場,並與馬祥麟的部隊彙合,策劃一場叫龍修戰役的戰鬥,對方有兵十二萬,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差別隻是米柱如何輸得體麵些,在亓詩教大軍未至前,貴陽的局勢不會好轉。

亓詩教的大軍在那裏呢?據說在遵義府一帶的山路轉悠。

現在報得這麼急,怕是又出事了吧?

李鐵迅速上前,正欲一掀下襟,行三跪九叩之禮,朱由校道“說吧!”

李鐵高舉折子,大聲道“米柱提督率部在龍場和修文一帶與叛軍展開決戰,大明皇軍以一萬人大破叛軍十二萬,生俘七萬,陣斬三萬,逃亡者不足二萬,我軍乘機收複貴陽,貴州局勢複穩,米柱提督將此戰命後為龍修戰役。”

這隻是口語,真正的奏折自是另有一番說詞。

此番話一出,全場針落可聞,許多人愣若木雞,朱由校也呆住了。

從旁伺候的魏忠賢忙將奏折取來,挮給皇帝,他倒是想親口讀,可恨者是不識字。

朱由校用顫抖的手接過,入目是米柱端秀圓潤的字跡“辛酉年夏七月十八日,職部率皇家衛隊、陸軍、黑水衛隊合計九千八百人與叛軍於龍場、修文一帶展開決戰,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然三軍深受皇恩,誓以必報,戰前三軍將士高唱戰歌,誓以必死,與敵俱亡報效國家,幸仰荷天庥,又得朝中葉公、韓公、劉公、孫公、熊公指示機宜,戰略得當,將士用命,大破叛軍於龍修一線,陣斬三萬,生俘七萬,賊酋安千秋、宋萬化狼狽而逃。附戰報一份、立功人員名單、陣亡將士名單統計中,大明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校樂得手舞足蹈,說道“大捷!前所未有的大捷呀!”

熊廷弼也湊腦袋過來仔細看,他忙說道“此戰以一萬大破十二萬,可列入本朝十大以少勝多戰役,維新決戰千裏,真皇上千裏駒也!”他與米柱算是穿一條褲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米柱打了這麼一仗,算是給大夥爭了麵子。

群臣們爭相傳閱,孫承宗接過奏折,當眾高聲朗讀,王體乾向魏忠賢道賀“魏公家出了一個好孫婿!”

魏忠賢也是極為歡喜,說道“小兒輩算是會辦事了!”他對趙南星冷笑道”太宰大人,維新沒別的本事,就是會寫詩、撈錢、打仗,大人京察時大可以這麼寫!”

趙南星和鄒元標等麵紅耳赤,羞慚得無地自容。

皇帝下罪己詔,乃莊嚴肅穆之事,他們當庭宣讀,告之太廟,詔告天下、鹹使中外臣民與聞,這是國家大事。

但是現在活生生鬧成了一出鬧劇,像猴子戲般搞笑。

袁應泰越眾而出,長拱到地曰“臣左都禦史袁應泰,彈劾趙南星、鄒元標狼子野心、欺淩聖上、趙、鄒二人大奸似忠,大惡似直,假借道德之名,行不可告人之事,乖張霸淩、巧言如簧,陷皇上於窘地,偽罪諸加於皇身,非人臣所為,如此狂悖之徒,不逐出朝廷,天下臣民不服!”

袁應泰名為總憲,主管禦史風憲,在以前那是禦史中丞,牛b之極的官兒,但是大明言官權力大,這就注定沒有人可以控製言路,袁應泰作為總憲,最多可以令過半人聽命於他,各位大佬都會把手往言路伸,都察院是山頭林立,各有各的靠山,別看一禦史品銜不高,剛起來時可以令大佬也下不了台。

這次由言官挑起的政治風暴,大到左右民意,迫令皇帝下罪己詔的地步,他們興風作浪,揮斥方酋,令袁應泰大為氣憤,總憲者居中調度,從不會下場彈劾人,都是指使一爪牙挑事,然後群狼湧上撕咬,現在袁總憲親自下場,這可是非同小可,連趙南星和鄒元標也臉色為之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