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46章真龍天子(1 / 2)

中都就是鳳陽。

中都豐鎬遺,宮闕兩京陟。千裏廓王畿,八屯拱宸極。這首詩句描繪了中都的盛況。

中都城坐落在鳳陽縣西北部淮河南岸的高地上,占地麵積約50多平方公裏,它是太祖朱元璋集二千多年來都城建築之大成,悉心營建的一座最為豪侈的都城。其規劃遵循《周禮·考工記》王城製度,上承唐宋,下啟皇明。

洪武二年八月,全國統一,朱元璋召集諸老臣,議論建都之地。明太祖聽了大臣們關於在長安、洛陽、汴梁、北平等地建都的意見後,認為“所言皆善,唯時不同耳”,隨後提出“臨濠前江後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為中都,何如?”

朝臣多是淮西人,都願意衣錦還鄉,皆稱善。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詔以臨濠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製,後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意,改臨濠府為中立府,又因中都宮闕建在鳳凰山之陽,故改作鳳陽。

明中都的營建可謂興師動眾,消耗巨大,建築所用的木材,不僅令天下名材至斯,還遣使到尚未歸入圖籍的附屬國求大木。建築牆體先用白玉石須彌座或條石作基礎,上麵再壘砌大城磚。而砌築時則以石灰、桐油加糯米汁作漿,關鍵部位甚至“用生鐵溶灌”。所有的木構建築“窮極侈麗”,畫繡的彩繪鮮豔奪目,所有的石構建築“華麗奇巧”,雕鐫的圖案精美絕倫。

中都由於興建和使用時間短暫,未能形成政治中心,但在城市規劃上的某些布局,特別是宮殿布局,卻為後來改建南京都城宮殿和營建北京都城繪製了藍圖,製作了樣板模式。

為了衣錦還鄉,朱元璋是下血本了,中都皇城是最裏麵的一道城,周長四公裏,平麵近方形,規模較北京故宮大一萬平方米。

城牆高三丈九尺五寸,女牆高五尺九寸五分,共高四丈五尺四寸五分。每邊城牆開一門,南日午門、北日玄武、東日東華、西日西華。皇城之外二道城禁垣,周長八公裏,平麵呈長方形,磚石修壘,高二丈。每邊城牆亦開一門,南日承天、北日北安、東日東安、西日西安。

兩城的東、西華門和東、西安門,位置皆設在東西兩牆的南部,使得宮闕在守衛上更加嚴密。

為了抬高鳳陽地位,設鳳陽巡撫之職,由山東淮陽巡撫分離,轄區包括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廬州府及滁州、徐州、和州,可以說江淮富裕之地,盡在其中。

除有巡撫總攬全局之後,又有鎮守太監坐鎮,朱元璋父母的祖陵之外寫著天下根本,可見朱氏一族對他的重視,朝廷曆代也愛將犯事的皇室成員和太監,發往中都鳳陽守皇陵。

現在有急報來,難道又出什麼大事不成?這可是天下根本呀!萬萬不能出什麼事?

錦衣衛大聲回報道“鳳陽巡撫劉宗盛與鎮守太監李有信聯名急報,昨夜寅時一刻,守皇陵官兵報告有火龍從天而降,隱入祖陵……!此為上上大瑞,臣等不敢擅專,八百裏加急,急報皇上。”

這個奏折一出,大夥兒馬上覺得拔得雲開見月明了,原來是火龍降在祖陵之上,這就什麼問題也沒有了,連朱由校都笑逐顏開,他笑道“火龍降於祖陵,這可是天大的祥瑞。”

葉向高道“火龍午時出現在慶陵、二刻在北門,三刻在南門,寅初在祖陵,定是真龍由慶陵而出,途經皇城看望皇上,最後歸於祖陵,火龍現世,這是大喜大悅之兆也。”

朱由校終於認定,這是一件好事,大好事,他放下戒心,喜樂無限,當即下令“著戶部給天下六十以上老者,每人肉五斤、油十斤、糧一石,以示皇恩浩蕩,普天同慶。”

手裏有錢,說話就是硬氣,一言不合,就是發糧發肉,皇後有喜發、西南打勝仗發,現在皇陵有祥瑞也發。

孫承宗捊須而笑,說道“火龍現身,舉世少有盛事,定須廣而告之,使海內外百姓聞之,普大喜奔!”後麵一句是跟米柱學的。

汪文言道“遵命!”

因為情況未明,皇帝親口下了新聞管製命令,全城百姓都在討論了,鬧得滿城皆知,但是幾大報紙,卻是無一報道,還有就是錦衣衛守於幾大報社門口,有敢胡言亂語的,直接鎖了掠去詔獄,現在放鬆管製,可以報道了。

朝廷務必要把這事視為祥瑞,並把火龍與皇帝掛勾,務必讓人相信,皇帝就是天子下凡,真龍降世,這是奉天承運的皇帝,有神靈真龍護身的,任何動歪腦筋打他主意的,不但會受到朝廷的打擊,還會受到來自神靈的報複,這可是怎麼也逃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