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34章適時調整(1 / 2)

米柱及其統治集團戰略的改變,這是有原因的,現在正是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之時,西洋人紛紛東來,搶占地盤,搶占資源,正是崛起之時,奠定以後幾百年的基礎。

如果他們坐視西洋人東進,專心的發展他們的南洋帝國,強大的西洋人遲早會東進,滅亡了他的國家,將這裏變成廢墟,變成殖民地。

他們在崛起,西洋人也在崛起,不是你強就是我弱,所以米柱決定,將資源用在對付西洋人,壓製他們東進,壓製他們發展之上。

印度又成了關鍵了,或許會成為雙方交戰的主戰場或者前線。

現在的印度,其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片地區的統稱,還沒有形成國家和民族意識,印度曆史上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外族統治的,印度土著創立的印度河文明早已經徹底滅亡了。

隨後是雅利安人入侵並統治印度,創立了種姓製度,種姓製度在今天的印度依然根深蒂固。在發現印度河文明前的數百年裏,印度人一直以為自己是雅利安人的一部分。他們相信在幾千年前生活在北歐的高貴的雅利安人一路遷移,經過俄羅斯抵達中亞,再順著開伯爾山口進入了無人居住的印度次大陸。

在印度的異族統治史,第二個入侵印度的異族是波斯人,大流士一世越過了開伯爾山口占領了印度大平原的廣大地區。接下來是亞曆山大大帝征服了印度的西北部。隨後征服印度的大旗交給了波斯人、貴霜人、白匈奴人、蒙古人、突厥人等中亞人。

如果說以異族統治為亡國標誌,那麼印度人數千年的曆史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亡國奴;如果說以統治階層的文明來定義亡國標準,莫臥兒帝國統治者信奉的是***教,而非印度教,印度也可以說是亡國了。

米柱以大明人的角度看,莫臥兒王朝無論如何都不能算是正朔,是異族統治,這將會給他們以機會,一旦擊垮了從中亞來的莫臥兒人,南洋軍取而代之進行統治,也是有可能的。

在印度漫長的曆史上,唯有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能與莫臥兒王朝相比肩,很大程度上在於隻有這三個王朝時期,印度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實隻是大部分地區,不要說是莫臥兒人,就是後世的英國人,在擊垮了莫臥兒帝國主力後,成功的統治了該地區幾百年。

這也是米柱非得向印度下手的主要原因之一,柿子撿軟的捏,隻要打垮了莫臥兒帝國主力軍隊,他們就可以統治這地區,因為對於當地人來說,都是外來人,有分別嗎?

還有一個就是印度統不過去的問題了,種姓製度。

這種製度下,不同等級的人隻能從事特定的工作,每個等級的人從出生那一天就注定了他們的命運。因為為了限製低種姓的後代得到晉升,通婚也隻能在同一階層內部進行。

另外印度的種姓製度之所以能延續數千年直到現在,在於它斷了低種姓人群現世的希望,但給了他們來世的幸福。印度教的輪回說讓龐大的賤民階層相信,為了尋求來世的幸福,放棄了今生和血緣上的子孫,人家印度人看重的是靈魂。

所以他們逆來順受,甘於接受剝削和奴役,放眼全世界,都找不到更好的順民了,所以米柱便決定取代英國人,控製和統治這地方了。

等他們把這土地也控製在手,開發澳洲就更加有把握了,他們有地有人,要什麼有什麼,無論是開發澳洲還是打壓西洋人的崛起,都更加有把握,大有可為。

所以米柱將他手下第一利器特戰營調至了果阿,在當地進行訓練,另外王牌部隊警衛師也沒有調回爪哇,而是布署在班達亞齊,這裏扼守馬六甲海峽西出印度洋海口,是對抗西洋人的三大前線基地之一。

而且這裏距加爾各答也近,他們接到進攻命令後,立即整裝待發。

劉承都坐船到達果阿後,立即會合了青龍營和白虎營,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之下,他們出發前往德裏阿拉格堡,看有沒有機會幹掉英國人的教官和工匠們。

他們在出發前,立即封鎖了馬六甲海峽,禁止英國人的船隻進出,他們應該不知消息走漏了。

其實米柱是後悔了,不冷靜了,他們應該裝做不知道,然後先幹掉英國人派往莫臥兒王朝的教官和工匠們,再作其它的說法。

而不是第一時間作出了最激烈的外交反應,這除了出口氣,讓他們嘴上占點便宜,最終還是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