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86章坑死人(1 / 2)

熊廷弼可是一個明白人,可不好忽弄,你們讓南洋軍海軍壓著打,龜縮在港口之上,惶惶不可終日,求救書信,一日數發,如何殺死南洋軍軍人,擊沉對方軍艦?

熊廷弼研究過南洋軍戰術,他們以炮戰為主,根本不會進行接舷戰,這些人隻好用什麼春秋筆法,什麼斃敵無數,什麼殺得狼狽大敗,狼狽而逃?都是狗屁,讓他們交戰績,一點也交不出來。

熊廷弼憤然上書,要求朝廷無論花費多少,一定要打造和擁有自己的海軍,注是海軍而不是水師,他稱:“遙想太祖成祖之世,我大明水軍所向無敵,威震異域,禁海百年,時至今日,竟然前有倭寇擾邊,今有南洋宵小壓著打,大明有何麵目稱天朝上國?有何麵目見列祖列宗於地下?”

這一番話,震耳發聾,打動了皇帝朱由校,不過還是有不少人反對,禁海是國策,是祖宗家法,正所謂祖宗之法不可變。

皇帝一看地圖,現在也是心驚,南洋名為南洋,主力遠在南方,但是他們控製了大明大陸之外的一切島嶼、流球群島、舟山群島,澎湖群島,他們在這裏建設有基地,從這裏出發,攻打大明東南沿海,任何一處地方,大明處於極大的戰略被動中。

以前被禁海蒙住了雙眼,看不到危機,現在南洋軍翻臉,利用這些地方,對大明展開攻擊,這才明白,他們是多麼的劣勢。

形勢危殆,每個人都明白,他們不發展海軍就無力應對南洋咄咄逼人之勢。

所以他們想出了折衷之計,即禁民不禁官,禁海不禁漁。太祖之世有曰:“片板不得下海,沿海十裏,不得住民!”

但是在成祖之世,為了追尋建文帝,組織了幾支艦隊下南洋,他們這是官方行為,民間依舊不允許,但政策放鬆,官方不允許民間出海做生意,但允許出海打漁,當日去當日回,他們受限於祖宗家法,隻好沿用舊例,出此下策。

他們也知道,海軍是用錢燒出來的,購買軍艦大炮,什麼都是錢,少一份都不行,如果是朱由校登基之前,他們絕對不敢和沒有能力搞海軍,但是現在不同了,皇帝有了足夠的權威去推動這一改革,也有足夠的銀子去運營它,強行並購了米利堅商行和皇家銀行,皇室和朝廷都前所未有的富,可以這麼說,米柱跌倒,朝廷吃飯。

所以朱由校當即決定,成立海軍衙門,歸軍機處管,籌備成立大明海軍,第一年就投入了二百萬兩銀子,以後每年都是這個數,連續五年,爭取打造一支不比南洋軍海軍稍色的大明海軍,他們再也不叫水師了,也不歸地方守備部隊管,而是大明海軍,歸軍機處管。

他們也相當樂觀,認為這是水到渠成的事,大明有能力製造紅衣大炮,也有能力製造二千料大船、五千料大船,南洋軍的戰艦,就是從他們江南的船廠下定單定購的,有的是從龍江船廠,有的是從私人船廠,可以這麼說,隻要銀子到位,他們馬上可以水到渠成。

一旦海軍練成,就是他們找南洋軍麻煩之時,他們不謀求海上霸權,也不搞什麼海外殖民地,但絕對不會允許南洋軍在他們海上橫行,必須打得南洋軍痛,以後再也不敢北來,老老實實的趴在南洋。

海軍的成立,標明大明戰略的改變,他們的重心不再是陸地之上,海上也是目標之一,陸地之上的長城失去作用,意義不太了,但是新的危機又出現,他們可能麵臨海上的威脅,必須構建新的長城了。

軍機處下令,訓斥了各地海防軍鎮,南洋軍怎麼退的,你們真的沒有一點逼數嗎?還敢魚目混珠,謊報軍情,邀功請賞?

南洋軍這次進攻,他們稱之為東海危機。

不過大明經過了這些年的改革之後,己經具備了很強的應對能力,也具備危機應對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如果在萬曆朝,這種事拖上一年半年,才有反應,但是現在,他們在幾天之內作出反應。

錦衣衛是建議逮捕米柱的娘家魏忠賢一家,舅父薛覺新一家還有許許多多來往密切,有利益糾葛的家族,他們的存在,對大明存在危害。

而且所有的人都心驚,米柱掌管東廠錦衣衛多年,知道大明所有的秘密,所有的弱點,有這樣一個敵人,沒有人會覺得輕鬆。

如果兩方交戰,這會讓大明處於絕對的劣勢之中,是時候將米柱的勢力連根拔起,消除他的影響力和觸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