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37章製度(1 / 2)

京城的防衛,一向是由三大營負責,即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

至正統十四年二月,總人數約為十七萬,五軍營分為中軍、左﹑右掖和左﹑右哨。軍士除來自京師衛軍外,又調中都留守司及山東﹑河南﹑大寧三都司衛所馬步官軍輪番到京師宿衛和操練,稱為班軍。

隸屬五軍營的還有掌隨駕馬隊官軍的十二營,掌操練上直叉刀手及京衛步隊官軍的圍子手營,以及幼官舍人殫忠﹑效義諸營。

三千營以三千蒙古騎兵為骨幹,實際人數不止三千,全部為騎兵,分五司,分掌皇帝的旗﹑輿服﹑兵仗金鼓、禦用寶物等。

神機營,因用兵交址,得火器法,立營肄習而名,其下亦分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中軍分設四司,掖﹑哨各分設三司,掌銃﹑炮等項火器。隸屬該營的還有五千營,掌操演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軍。

三大營初建時,頗有戰鬥力,土木之變中主力損耗殆盡。景泰時,兵部尚書於謙對京營編製進行改革,於三大營中選精銳十萬,分十營團練,以備緊急調用﹐稱十團營。十團營由總兵官一人統領,監以內臣﹑兵部尚書或都禦史一人為提督,現在由英國公張惟賢負責。

各營分設都督、號頭官﹑都指揮﹑把總﹑領隊﹑營隊等官,京營規製至此一變,天順初,罷十團營。

成化初,複十團營舊製,二年又罷,三年複置,且增為十二團營,其名為奮﹑耀﹑練﹑顯四武營,敢﹑果﹑效﹑鼓四勇營,立﹑伸﹑揚﹑振四威營。十二團營由十二侯分掌,佐以都指揮,監以內臣,各團營又分五軍﹑三千﹑神機三營,時人稱為選鋒。

正德初,十二團營僅選出六萬零五百銳卒,於是調邊軍數萬人入衛京師,名之外四家,又立東西兩官廳,東官廳操練正德初所選官軍,西官廳選團營及勇士﹑四衛軍操練,從此,兩官廳稱選鋒,而十二團營被稱為老家。

嘉靖二十九年,罷團營和兩官廳,恢複永樂時三大營舊製,不同的是三千營改名神樞營,其三營司哨掖等名及諸內臣俱裁革,而以大將一員統帥,稱總督京營戎政,以文臣一員輔佐,稱協理京營戎政。

其下設副參等官,凡團營兩官廳之兵,悉歸五軍營,而寶纛令旗等項則仍神樞營,嘉靖後,三大營增設監視內臣﹐營務盡領於中官。

三大營是皇城的主要保衛力量,米柱就懷疑,當地的土木堡之變敗得淒慘,敗得傒僥,沒有土木堡的勳貴集團覆滅,就沒有文官勢力的崛起。

後世還有什麼“文官陰謀論”,甚至胡說“於謙策劃土木堡之變”的論調在網上甚囂於塵上。

米柱卻知道,那就是死在土木堡的文官首腦和大有前途的高級文官,比武將勳貴們隻多不少。

傳統史學觀點,均認為此戰大敗的元凶,是朱祁鎮寵幸的宦官王振王公公,犯下了各種匪夷所思的低級錯誤,才導致大軍覆沒。

可是隨著米柱對明代曆史的不斷深入研究,可以確定明代宦官僅僅是秉承皇帝意誌的代言人,本身並沒有足以左右皇帝的權柄,隻是皇帝用來駕馭抵抗朝廷百官的槍盾,強如黨羽滿朝的九千歲魏忠賢,也僅僅是崇禎帝這麼一個剛登基的新君就輕鬆拿下,太能說明問題了,因此土木堡之戰的真正罪魁禍首,應當是皇帝朱祁鎮無疑,而王振公公很大程度上隻是為他的進退失措、指揮不當背鍋罷了。

在所有關於土木堡之戰的相關記述中,朱祁鎮這麼一個成年人,整場戰爭中居然就像個王振的提線木偶,王公公怎麼說,他便怎麼去指揮群臣三軍去做,全無半點異議,這怎麼可能呢?

作為大明帝國皇帝的朱祁鎮會智商低下、神智不正常?事事聽一個下人的?這位神通廣大的王公公,純粹是在史書中某人的決策失誤背黑鍋?君看後來朱祁鎮歸來複辟之後,還為王振立廟紀念,就知他並不恨王振,而且有些懷念和感激--難為了先生為他背鍋了。

所以,米柱可以斷定,土木堡之變,沒有什麼陰謀可言。

土木堡之變後,整個大明王朝文武中樞,幾近一掃而空,京城門戶亦已洞開,經曆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鼎盛時期的帝國經此一敗,竟到生死存亡關頭,正統十四年八月癸亥:時京師戒嚴,羸馬疲卒不滿十萬,人心洶洶,群臣聚哭於朝,議戰守,有欲南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