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60章蒼天饒過誰?(2 / 2)

可以這麼說,他們也像是大明一樣,先北後南,一旦他們統一了北方,就有很大的機會統一南方,統一全國,形勢是極其危險的,但是隨著入侵的波斯人的中招了,這才讓莫臥兒人在及及可危的情況之下轉危為安,波斯人也被鼠疫襲擊,損失極其慘重,無法雄據五河之地,對德裏地區發起了致命一擊,反而因為鼠疫傳回了國內,讓他們陷入了巨大的泥潭之中。

薩非王朝,是繼阿契美尼德、帕提亞、薩珊之後第四個完全統一全伊朗地區的王朝,波斯薩非王朝一直努力在西亞維持一個具有鮮明什葉派特征的帝國國家。在西部和東部邊界與遜尼派勢力的敵對相遇,特別是軍事上占優勢的奧斯曼帝國,將什葉派國家控製在伊朗本土和周邊領土的邊界之內。

波斯由於大多數人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皈依了什葉派,百年前的彌賽亞革命運動逐漸轉變為以一群法學家為代表的以***教為基礎的信條。盡管經濟存在固有的局限性,但薩非王朝還是通過貿易繁榮了起來,並找到了出口商品的新途徑。

當帝國的中心被吸引到伊朗高原的中心時,高加索省、大霍拉桑和波斯灣進一步並入帝國。特別是在葡萄牙結束對波斯灣的壟斷之後,通過海運和陸路與近代歐洲商業和外交的聯係得到改善。

盡管與歐洲的聯係對伊朗的絲綢貿易至關重要,但這種聯係仍然不穩定,他們從未完全克服奧斯曼帝國的商業封鎖,以獲得進入地中海的安全通道。與歐洲的外交接觸也使薩法維德家族意識到他們的地緣戰略意義。

在這百年間,在回教的中心地帶,尼羅河和阿姆河之間,見證了由四個帝國組成的新政治宗教體係的建立:奧斯曼帝國包括安納托利亞和巴爾幹半島,以及後來的東地中海和北非;薩非王朝從阿塞拜疆和高加索到波斯灣和大霍拉桑;莫臥兒帝國統治著印度次大陸,西起信德省和旁遮普,北至克什米爾,東至孟加拉,南至德幹;還有中亞的烏茲別克聯盟,他們統治著古老的回教文明中心,比如撒馬爾罕和布哈拉。

這些征服和爭吵的力量被稱為火藥帝國,因為他們越來越多地使用火器進行征服和控製。至少在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突厥方言和莫臥兒世界的烏爾都語和印度語興起之前,它們是圍繞著古代的回教法政府模式組織起來的,並保持在波斯的語言和文化的範圍內。

這些帝國在它們之間,以及在它們所處時代的歐洲之間,也共享著一些現代性的萌芽。在領土上,他們與相對明確的邊界聯係在一起,他們支持並經常執行一種宗教信條,他們的軍隊享有強大的火力,他們的農業經濟開始受到一種新的世界長途貿易體係、海外和越洋聯係以及貨幣趨勢的影響。

這些帝國內部的變化與整個世界的革命性變化是一致的,之間跨度七十年奧斯曼帝國征服君士坦丁堡在年時,在北印度的莫臥兒王朝征服擴張時,恰逢全球至少有四個主要過程:商業的探索之旅和擴張海上帝國東部和西部半球和美洲的殖民;具有擴張野心的歐洲帝國和民族國家的形成;以及中歐和南歐的文藝複興高潮,以及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時代。

這一時期的回教帝國,與東方的中國、馬來西亞和日本社會類似,都處於一個過渡階段,將舊的社會經濟組織模式和曆史悠久的文化價值觀與新的合法性模式和新的技術手段結合起來。

在一定的曆史緯度上,隨著薩非王朝的崛起而出現的國家支持的什葉派可以與北歐和中歐的宗教改革相提並論,而遜尼派則以反宗教改革來應對,隨之而來的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分裂讓人回想起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宗教戰爭。

回教四大帝國信的是同一個神,但是他們也如同歐洲人一樣,彼此之間矛盾衝突不斷,隻要有邊界相連,就會有矛盾,就會打個不停。

薩非帝國和莫臥兒帝國本質是一樣的,他作為地區大國,一直謀求更大的霸權,隻不過波斯人在英國人的幫助下率先完成了火器化,強大到從奧斯曼帝國手上奪取了伊拉克,打跪了烏茲別克聯盟,在看見莫臥兒衰弱之後,毫不猶豫下手,因為在曆史上,每當波斯強大之時,就會控製印度的旁遮普地區和信德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