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87章下不為例(1 / 2)

李小川忙,有人比他更忙,那就是張明月,自從上次李小川手上他來看望之後,兩個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麵。

蜀都分公司那邊的事情結束之後,新經理的任命,業務的開發,以及原本領導離任之後各種經濟問題集體爆發,忙的她是不可開交。

而李小川這一邊也是一樣,宣傳的效果很好,李小川不僅把自己產品宣傳了一下,連帶著把自己也好好宣傳了一下,然後成了天台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這些都是田亞楠運作的結果。

李小川本以為這是一件好事,可是到了後邊不僅要應付市裏麵的活動,連省城的記者都來參合。而且還說可能會去北京,李小川就不願意了。

他哪有那麼多時間陪他們玩啊。

眼看著要過年,自己要忙的多著去呢。

且不說過年時候蔬菜的供應量上漲,而且還得準備第二年的育苗問題。苗筠筠和王進喜已經早就跟自己打好招呼了。這一年他們要的種苗很多。

上一季兩個人都是抱著試試的態度從李小川這邊定了種苗。隻是都不多。

王進喜隻定了差不多三畝地左右的種苗,苗筠筠稍好一點,定了差不多五十畝地的種苗。然後經過一季的實驗,種菜的這些人發現了,這些從李小川那邊弄來的種苗,抗病性好,而且結出來的果子好看又好吃。更重要的是結出來的蔬菜價錢高。

李小川那邊負責收購,他們不出門都能把東西給賣掉。

而且價錢,大多都是4-5塊之間,最少的也能賣到三塊上下,這種價格在以往根本是做不到的。

這一季下來,一畝地的收入都在4萬上下。

那些個種了李小川種苗的人樂的嘴巴都能咧到後腦勺了。

不用苗筠筠和王進喜出麵,他們都自己找過李小川跟他說好,下一年一定要賣種苗給他們。哪怕是價錢高點也無所謂。

周圍的人自然是看在眼中,紛紛想要在李小川這邊預定種苗。

這件事李小川並沒有應下,他這才發現自己遠遠低估了鄉親們對自己的信任。

如果真的要是按照鄉親們的要求去育苗的話,隻怕是自己得把所有的溫室育成苗才有可能。

這不現實,因為他這邊的蔬菜供應是不能斷的。擴大生產麵積勢在必行了。原本以為增加了40畝地已經夠用了,看來還不行。

他把這件事跟李全義說了,李全義全力支持。兩個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在開辟200畝地的育苗基地,這個區域隻做種苗以及種子。

天生種子公司的拍照已經是辦下來了,可是現在院子裏麵產的種子還不多。而且李小川也發現了,想要兼顧種子和生產,根本辦不到,最好專職專做。

和上次李小川從村裏麵取得的四十畝地一樣,這200畝地沒有租金,算是入股。

這要是放在以前的話,村裏麵的人也許會說點什麼,可是現在沒人任何人會有怨言。

因為李小川在11月底當選村長的當天就把下半季度的公司財政報告貼出來了。

雖然隻有半年的時間,可是四十畝地產生的經濟效益已經出來了。隻是短短半年時間,四十畝地生產出了400多萬的經濟效益。

這還是除去人工的費用。

如果再減去廣告費之類的花銷,差不多還能留下三百萬的效益。這三百萬有百分之三十是村集體的資產。算起來,也就是說這四十畝地給村裏麵帶來了110多萬的收入。

這要是換算成租地收入的話,差不多50年才能收回成本。

這種情況下,誰還會願意要那麼一點租金啊。要是早知道這樣,李小川開始那80畝地也都入股多好。可是這個時候後悔哪裏還來的及。

而且李小川準備弄一個蘑菇種植基地。李小川在建木空間之中找到一些蘑菇,他自己也嚐了一下,發現味道絕佳。

菌類作物他一直都沒有嚐試,一來自己沒有這方麵的經驗,二來沒有需求。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張金山和劉穎給自己提意見了。說他們店裏麵的菌類很不上檔次。

這些菌菇類的產品都是他們從一個老供應商那邊買來的,一直都沒有變過,現在說不好吃,難道是質量下降了。兩個人調查了一下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他們兩家的蔬菜,肉類,蛋類可以說都上升了一個檔次,可是偏偏這些菌菇類的產品確實還在原地沒有變化,開始的時候還不明顯。人們會驚喜與質量的提升,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會慢慢發現其中的缺點。

換菌菇他們也試過,可是效果不盡如人意,沒有法子兩個人找到李小川,讓他趕緊種點菌菇出來。

李小川沒法子,隻能趕鴨子上架。開始做,這麼多事湊到一塊,李小川都覺得自己都不夠用了。張金山他們幾次請自己去山下找他們,自己都推了。而就在這個時候,還有人來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