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九回:楊銘大戰遼勇將,六郎設四麵埋伏(2)(1 / 2)

當晚楊延昭召眾將於大堂道:“遼軍攻勢如潮,非常猛烈,我軍死傷近半,日久下去,瀛州終不可守,諸位有何良策可以退敵?”楊銘道:“遼軍今晚不攻城,乃在養銳也,數日後必大舉進攻,何不發一支軍去燒其糧草,彼無糧,必自退,到時我軍乘勢追擊,必得大勝。”楊延昭大喜道:“此計妙極!賢弟不但英勇,還富有謀略。”於是先派細作去探遼軍屯糧草之處,次日晚細作回報:“遼軍糧草皆屯於西北百二十裏外的安陽山,有八千軍馬把守,守將是耶律巴爾。”楊延昭即刻點起三千精兵,下令:三更早飯,四更出發,五更到達,速戰速退,如有泄密半句者,斬首示眾!眾軍得令,各自回營準備去了。

是夜,月明星稀,天寒地凍,宋軍人皆銜枚,馬皆勒口,不點火把,楊延昭親自率軍,楊銘伴之左右,從西門密出,繞過遼軍大營,徑到安陽山,正好五更時分,此時遼軍大半未醒,唯有幾十夜巡軍士。宋軍發一聲喊,鼓噪而入,四處放火,一時間大火刮刮雜雜的燒起來,遼軍驚起,多數不及衣甲就被宋軍殺死,耶律巴爾來不及穿盔甲,騎匹無鞍馬在亂軍中揮刀亂砍,殺死幾十名宋軍,忽火光中一將突出,手持素纓蘸金槍,正是楊延昭,楊延昭手起一槍,刺耶律巴爾於馬下,遼軍無將,各自奔逃,八千人馬,十死七八,又投降了兩成,隻剩不到五百人逃出去。這一夜,火光衝天,濃煙滾滾,二十裏外猶可見,宋軍盡燒遼軍糧草輜重,至平明時分,糧草被燒之殆盡,所剩無幾,被燒毀的糧草,何止百萬石。宋軍大獲全勝,原路而返。

卻說遼國蕭太後是夜正寢,至五更末忽驚醒,更無睡意,起來巡軍,忽報有幾十敗軍從安陽山來,蕭太後驚道:“大事不妙!敵軍襲我糧草矣!”果然敗軍哭報宋軍燒糧之事,蕭太後跌足大驚,險些摔倒,長歎道:“楊六郎真是我大遼的克星呀,此人不除,吾夜不得安眠。”此時遼聖宗亦起來,聞這消息後,亦大驚,沉思一會道:“此時瀛州城裏必無多少兵馬,母後何不發大軍去攻城,定可一舉而下,然後搜出城內存糧,亦可支付我軍半月。”蕭太後道:“楊延昭足智多謀,深通兵法,他豈不知此理,若此時攻城,必中埋伏。”良久又歎道:“我軍無糧,如何再南下,不如且退。”於是下令退軍回保州,遼聖宗耶律隆緒則派人回國,令催運糧草。楊延昭率軍回,至離城三十裏處嶽勝領一軍前來迎接,大軍入城,命軍士安歇,忽聞遼軍撤退,楊延昭即命探馬去探知真假,探馬回報:“遼軍雖退軍,但旌旗不倒,人馬不亂,以精兵斷後。”楊延昭歎道:“遼國太後果真不凡,極善用兵。”於是將遼軍撤退的消息傳至城內,軍民皆歡喜,山呼萬歲,瀛州百姓紛紛來軍中犒勞士卒。

大宋景德元年十月中旬,遼將蕭撻凜和蕭觀音奴攻克祁州,南下深州,深入宋腹地,與此同時,蕭太後和遼聖宗所領一軍從瀛州撤軍後,亦隨後一路南下,直至河北大名,河北天雄軍主將孫全照奉命迎敵,遼軍履攻不克,轉攻德清軍,天雄軍派兵追擊,不料在狄相廟附近中了遼軍埋伏,進退兩難,後援兵至才救出,天雄軍遭受大創。數日後,遼將蕭巴雅爾、蕭觀音奴攻克德清軍,遼軍長驅直下,直逼澶州,三麵圍城,宋將李繼隆死守澶州,澶州乃宋都汴梁的屏障,澶州若失,遼軍便可長驅直至汴梁,宋廷震動,朝野皆驚,此時有大臣勸宋真宗遷都,在宰相寇準等人的力勸下,宋真宗決定親征北上,同時令命各處兵馬支援澶州。

卻說楊延昭一軍,自於瀛州打敗遼軍後,得知遼軍南下,奉命於路阻擊遼軍,大小數十戰,遼軍南下之勢因此稍緩,但遼軍幾十萬人馬畢竟勢大,不敢與之正麵交鋒,後聞遼軍直逼澶州,楊延昭得宋真宗之令火速趕往澶州支援,此時正值冬月,大軍踏雪而行,日夜兼程。這一日,正行軍間,前軍探馬來報:“大軍離澶州已不足五十裏,遼將蕭巴雅爾、蕭撻凜、蕭觀音奴三麵攻打澶州正緊,遼國太後和皇帝親自督戰。”楊延昭道:“好,我們現在就殺過去,定能殺他個措手不及。”於是令大軍盡棄輜重,輕裝疾行,自己領楊銘、嶽勝率輕騎五千先行,令孟良和焦讚二人領步兵隨後趕來。此時遼軍攻打澶州城正緊,眼看就要攻破城門,忽後軍喊聲大舉,一支宋軍從山上衝下來,勢如山崩,為首三員將,分別是楊延昭、楊銘、嶽勝,遼軍毫無準備,被殺了個措手不及,旌旗、戈戟紛紛而倒,楊延昭等人直衝入遼軍陣中,宋軍如猛虎下山,遼軍波開浪裂,死於馬蹄之下者無數,宋軍大殺一陣,蕭撻凜急分一軍去抵禦,忽山上又喊聲大作,卻是一支步兵衝了下來,當先兩員將,正是焦讚和孟良,前後夾攻,遼軍大敗,往兩邊而散。澶州守將李繼隆打開城門,引一軍從城裏殺了出來,遼軍首尾不能相顧,遼兵各自在亂軍中覓子尋爺,呼兄喚弟,三路軍合攻,把遼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當東、西兩門的遼軍趕來救援時,宋軍已經回城裏了,遼軍敗了一陣,隻好收兵,澶州之圍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