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七十三章 兩江12(2 / 2)

前後還有不少人寫信去,他們都從自己的角度描述海安的狀況。

有人覺得信王咄咄逼人太甚,有人覺得張孟達不好,或者向複不好,作為皇帝欽點賑災的官員,不操心民生民祉,卻和刺史爭權,以致於生事;還有人覺得市舶司不好,這種傾向商業和商人和洋人、使得民心不思耕織思桑麻的東西就不該存在……田趁月都知道,但正中下懷。

他寫了這封信,算日子信走到豫州了,海安也轉入節後日常運轉時間了,這才入場。

與當初在兩淮時的辦法不同,兩淮那會兒是張孟達、梁鈞角力,底下清理得幹淨,所以巫明麗直接解決張梁之爭。

兩江是政局稀爛,市舶司亦不得幸免,而底下沉渣泛起,這一次巫明麗從壓製本地地方勢力著手。

嘴不動聲色的紀家第一個被拿下,他家產業多、勾連廣,就算不想出頭,為了地位也得硬著頭皮出頭。

巫明麗第一場發作就是拿著海安存檔最新登記的薄田、荒田、山地旱田等去了紀家,當著紀家莊頭和管事的麵,一畝一畝地給他們看。

紀家很聰明的,他們會把自己的肥田上田登成薄田,卻把村落裏的薄田瘦田登成上田,總數看著大致相等,符合一般山環水繞之地的基本比例。

巫明麗能挑出問題,單純因為她預設了紀家立場,且田趁月發現紀家一個月裏補登的田產山林數量過多、經手人看似繁多卻總是恰好避開了一些信王、張孟達帶來補位的官員,兩邊合計,這就有問題。

於是正月底,巫明麗和田趁月給補位的官員胥吏私下通氣,教他們在紀家登錄田產時來報。

都沒等到紀家出現,當時談話就有人現場告發:某某某幾個官吏繞開回避、抽簽的製度,私自結隊外出檢查田產。他們回來時酒氣熏熏,明顯出門是吃肉喝酒去了,且所花費的時間與登錄田畝數並不相符。

巫明麗和田趁月都樂了,立刻安排下去,下次有這樣的事立刻來報。

然後就抓了個現場。

紀家補登西山新開的荒田三十畝,記錄的差役本該是某甲某乙,但是稍微壓了一下後,就成了某乙和某丙。

某甲在那兩人離開後就火速告知了田趁月,緊接著信王府的手下就在某個“書寓”找到了這倆差役,和他們一起的還有紀家的小管事、仆役數人。

田趁月把他們全抓了,直接押到了西山,對照紀家送去登記的田畝界址拍在他們臉上:“這就是,杜鵑溪以北、杜鵑渠以西,西山筆架峰、玉壺峰以東、北至蓮河村一帶共三十畝新開之荒地?”

荒地確實大概就四五十畝的樣子,很明顯新開的。

但是種著莊稼的圍湖堤堰的熟地至少得有三千畝。

某乙某丙已經在冊上寫了核準,成了鐵證。

田趁月叫人支了個小桌子,索性當場給這一帶的農戶重新造冊登記。

某甲非常機靈,知道要來尋晦氣,還把這一帶田畝的登記冊都拿了過來,現場比對。

一對就全是疏漏,一次兩次可能是模棱兩可取錯了登記,十次八次,涉及數千畝田地,那就不可能是疏漏,隻能是故意為之。

田趁月身入田間,操一口蹩腳的海安話,與尚有疑慮的農人們宣傳這次差役來補登田畝的緣故。

上田和下田的征稅比例天差地別,巨大的利益驅動下,農戶門紛紛心動,從起初的畏懼,到後來勇敢地站出來,前後不到兩個時辰。

巫明麗作為掠陣在後麵看著,她沒說話,她在等,等紀家的姚家的陶家的某某家的人聽到風聲趕來。